在138年前的今天,1876年7月3日 (農歷閏五月十二),我國第一條鐵路淞滬鐵路正式通車運營。
淞滬鐵路是中國第一條鐵路。自上海經江灣至吳淞,長約14.5千米。1866年駐中國的英國公使請求建筑鐵路,以便把海運至吳淞的貨物經鐵路運至上海,未得清政府的批準。1875年英商怡和洋行組織“吳淞道路公司”,將鐵路器材從英國運至中國私自筑路。1876年 6月修成上海至江灣段,7月初正式通車,軌距為762毫米,鋼軌每米重13千克,以一臺“先導”號機車牽引客貨車輛。建筑期間,沿線人民反對外人在中國修筑鐵路,并搗毀“公司”的江灣辦事處。1876 年8月列車壓死行人一名,群情激憤,“公司”被迫停駛列車。1876年10月清政府與英公使簽訂《收買吳淞鐵路條款》,但“公司”方面仍繼續筑路,于 1876年12月1日上海至吳淞全線完工通車。1877年9月,清政府贖回這條鐵路后,即將全路拆毀。1897年2月重新修建淞滬鐵路,改為標準軌距,采用每米重32千克的鋼軌。1898年8月完成。1904年10月并入滬寧線,改名為淞滬支線。1938年日本侵占上海后,把這條線何家灣至炮臺灣棧橋的線路拆除。抗日戰爭勝利后,淞滬鐵路從何家灣修復至蘊藻浜,全長13.68千米,每日開駛旅客列車。1958年上海樞紐站興建,由何家灣修筑支線接南翔站,將這條線的天通庵至何家灣段作為上海樞紐內的貨運專用線。
20世紀50年代鐵路縮至蕰藻浜南岸,全長14.53公里。解放初淞滬線成為客貨運并重的運輸線,年客運百萬人次。1959年194.4萬人次。1963 年因城市公共汽車交通的發展,鐵路沿線天通庵等道口嚴重影響公共汽車營運。1963年1月春節全線停止客運,后于1988年停掉貨運。1997年4月17 日上海北---江灣站被拆除。
評論:中國的鐵路終于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了。“火車一響,黃金萬兩”,要想富,多修鐵路啊。
乙巳年六月初九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