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28日 (農歷六月廿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于1981年7月28日。20多年來,中國兒基會恪守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的宗旨,匯聚社會愛心,為我國兒童公益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
中國兒基會曾資助了幼兒園、兒童福利院、少年宮、SOS兒童村、兒童活動中心、學校等兒童生活、學習和活動場所,還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為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9年,推出了旨在救助我國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公益項目“春蕾計劃”。
1996年,為推動“春蕾計劃”的深入實施,使那些初中或高中畢業后沒能繼續升學的春蕾女童回鄉后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中國兒基會特別設立了“春蕾女童實用技術培訓專項基金”,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截止到目前,“春蕾計劃”已經在全國普遍實施,共募集資金6億多元,救助貧困失學女童達170余萬人次。“春蕾計劃”已經發展成為多視角、多方位促進女童全面發展的兒童公益項目。
2000年,為呼吁全社會給孩子們提供安全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中國兒基會推出了又一個大型公益項目——“中國兒童安全健康成長計劃”,簡稱“安康計劃”。“安康計劃”推出后,通過在全國各地捐建“安康教室”、“安康圖書站”、“安康宣傳欄”、“社區兒童德育中心”、救助“貧困弱視兒童”等項目,幫助孩子們安全健康地成長。
為了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深入實施“春蕾計劃”和“安康計劃”兩個品牌項目。
2002年,中國兒基會創造性地策劃并推出了新的大型公益活動——“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為社會各界奉獻愛心搭建公益平臺。在“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活動中,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分別授予“公益明星單位”、“中國兒童慈善家”等榮譽稱號,并將他們的名字鐫刻在北京八達嶺長城的“中國兒童慈善功德碑”上,實現了捐贈者和公益組織、公益效應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為進一步創新勸募模式,中國兒基會堅持“零錢慈善”理念,在全國各地設立了萬臺視頻募捐箱。2003年、2006年,緊緊抓住我國科技信息迅猛發展的時機,先后與中國移動公司和中國聯通公司合作,在我國率先推出了“8858”、“9592”手機公益短信募捐項目。隨后又開通了“12361”固定電話募捐特服號碼,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奉獻愛心提供了全新便捷的捐贈平臺。
20多年來,中國兒基會恪守為我國兒童教育福利事業竭誠服務的宗旨,用誠信凝聚了社會愛心,用執著和奉獻譜寫了一曲曲兒童公益事業的動人樂章,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支持和贊譽,先后被中央機關和國家有關部委授予“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集體”、“抗擊‘非典’先進全國性社會團體”、“全國先進民間組織”、“中國扶貧獎‘勸募模式創新獎’”、 “中華慈善獎”等榮譽稱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國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是一項恩澤后代,造福民族,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社會公益事業。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衷心希望與國內外一切熱心于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建立友好聯系,相互支持,通力合作,為了孩子,為了構建和諧社會,為了中華民族美好燦爛的明天,奉獻出我們的一片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