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7月24日 (農歷六月初四),NBA球星卡爾·馬龍出生。
卡爾·馬龍,路易斯安那州的薩穆菲爾德人,1963年7月24日出生,身高2米06,體重116公斤,是NBA的前鋒中身體最棒的球員。1997年及1999獲“最有價值球員”稱號,1988-1999(1990因傷未上場)入選全明星陣容。他還是美國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夢之一群眾觀點”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夢之三隊”的成員。他已經連續(xù)10個賽季保持著爵士隊“得分王”和“籃板王”的稱號。
猶他爵士隊的球探是在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學里發(fā)現卡爾·馬龍的,這是一所位于路易斯安那鄉(xiāng)下的規(guī)模不大的學院。在整個聯盟的歷史上,他比別人抓下更多籃板,投入更多罰球,他入選了50大巨星,拿到兩塊奧運金牌。由于他日復一日地持久貢獻,Malone得到了他的球迷送給他的一個著名的綽號:“郵差”的綽號,因為他每天都在不斷地訓練。初入NBA的馬龍罰球命中率很低,為此他苦練不止。到了第三個賽季便達到了70%。他從一位投籃命中率不高的前鋒成長為NBA中得分最高的前鋒之一。此外,曾一度對防守興趣不大的馬龍后來也成為場上最出色的防守人員之一。
卡爾·馬龍在1996-1997賽季達到了他運動生涯的高峰,他平均每場得分27.4分,搶得9.9個籃板球,并擊敗了天王喬丹,第一次榮獲了NBA“最有價值球員”稱號,還同時入選了全明星最佳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郵差”將爵士隊送入了NBA總決賽。雖然芝加哥公牛隊經過6場惡戰(zhàn)捧得了冠軍獎杯,但是馬龍已經向球迷們證明了為什么他會有幸入選NBA五十強。
很少有球員能像卡爾·馬龍一樣在前鋒和后衛(wèi)的位置上都能很有威懾力。自從第二個賽季開始,他平均每場的得分從未低于25分。自從加盟NBA以來,他平均每場得分高達26分,搶得10.8個籃板球。前芝加哥公牛隊的約翰·帕克森說:“沒有人能像卡爾·馬龍那么強壯,他跑起來像個后衛(wèi),蓋帽又像個中鋒,他還能非常出色地搶籃板,真的沒有什么是他不能做的。像他這樣塊頭的人能做到這些,實在太令人吃驚了。”前NBA中鋒戴夫·科茲恩也說:“這家伙總是不知疲倦,他從未停止過工作,而且隨著比賽的深入,他會變得越來越強壯,他簡直像臺機器”。卡爾·馬龍自己則說:“我只知道打好比賽的秘訣便是全力以赴。假如你不想象我這樣努力,那就別在NBA中干了,你得另找個地方。”
馬龍與斯托克頓合作無間的擋拆戰(zhàn)術是當代 NBA 最完美的雙人小組搭配。和斯托克頓一樣,馬龍也是 1992 及 96 年奧運的一員。健談、努力打球的卡爾馬龍,出了場外之后是個非常活躍的人,他喜愛打獵、釣魚、起重型機車及駕駛大卡車,甚至還曾與大蟲羅德曼(Dennis Rodman)公開進行摔跤比賽。他也常常被其他球員指控為 NBA 小動作最臟的人,因為他的霸王肘及上籃時的飛天神踢經常使防守者見血倒地。
1998年,馬龍當選為NBA歷史五十大球星之一。
點評:即生喬丹,何生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