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7年前的今天,1947年7月19日 (農歷六月初二),緬甸民族運動領袖昂山逝世。
昂山,(Aung San,1915—1947)緬甸獨立運動領袖。將軍。1915 年2月13日,出生于緬甸北部,自幼受家鄉人民反英斗爭的影響,入仰光大學后,政治上逐漸成熟,成為學生運動的領導人。1936年2月與吳努一起領導學生罷課。1938年加入德欽黨,1939—1940年任該黨總書記。1940年為緬甸獨立而尋求外國的支持,曾與日本人接觸。日本人協助他建立緬甸獨立軍。這支軍隊跟隨日軍前進,接管占領區的地方行政。1943—1945年昂山在巴莫傀儡政府中任國防部長。1944年8月秘密成立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任主席。1945年3月率緬甸國民軍協助盟國作戰,直至日本投降。1946年任緬甸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實際等于總理。1947年1月,率代表團赴英進行談判,于1月21日簽訂了“昂山——艾德禮協定”。根據協定,緬甸成立了以昂山為首的臨時政府。但時隔不久,英方在“臨時政府成立1年后,緬甸將完全獨立”的條款上采取了搪塞的態度,他公開譴責英政府背信棄義的行為,同年4月選舉制憲會議,他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在202個席位中贏得196席。同年7月19 日,與其他6名部長同時遭殺害。這一天,后被定為緬甸的“烈士節”。
評論:總是有惡人,惡人總是和好人作對。好人永遠為人們所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