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0年前的今天,1894年7月17日 (農歷六月十五),比利時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勒梅特誕生。
勒梅特Lemaitre.Georges(1894.7.17-1966.6.20),比利時牧師、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勒梅特作為土木工程師在比利時軍隊中擔任炮兵軍官。戰后進入神學院并于1923年接受神職,擔任司鐸。1923-1924年間在劍橋大學太陽物理實驗室學習,后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在那里他了解了美國天文學家E.P.哈勃的發現和H.沙普利有關宇宙膨脹的研究。
在1927年任盧萬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時,勒梅特提出勒梅特宇宙模型,用這一理論,星系的退行可在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框架內得到解釋。雖然宇宙膨脹模型已早有人提出過,但經伽莫夫修改過的勒梅特理論在宇宙論中已居于主導地位。
勒梅特根據施瓦西度規(Schwarzschild vacuum solution)通過坐標變換得到勒梅特度規,這是一個引力作用下的自由下落度規。這個度規是勒梅特宇宙模型的基礎。其后羅伯遜與沃克發展了勒梅特度規,得到更高維度(三維)對稱的羅伯遜-沃克度規,作為伽莫夫提出的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度規基礎。
勒梅特還研究過宇宙射線和三體問題,三體問題是用數學方法描述三個互相吸引的物體在空間中的運動。
勒梅特的主要著作有《論宇宙演化》(1933)和《原始原子假說》(1946)。
評論:他提出了現代大爆炸理論~
乙巳年六月廿三日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