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5年前的今天,1829年7月16日 (農歷六月十六),意大利語言學家阿斯科里出生。
阿斯科里,意大利語言學家。1829年7月16日生于戈里齊亞,1907年1月21日卒于米蘭。
19世紀中期以前,歐洲學者以為印度的梵語與原始印歐語在結構上是彼此一致的,甚至認為是最接近原始印歐語的語言。1870年阿斯科里發表一篇論文,徹底推翻了這個說法。
阿斯科里提出了底層說。他認為,學語言的人,由于自有其母語,因此第二語言說得不夠好,同時第一語言也受到了損害,這就形成了語言演化的條件。例如不列顛群島的凱爾特人為盎格魯·撒克遜人所征服,英語成了勝利的語言,凱爾特語成了底層語言,但是凱爾特語對英語仍有影響。被征服的人雖然采用了新語言,可是保留著原有語言的許多習慣,甚至在使用新語言的詞匯時也保留著舊語言的發音方法和重音。他舉例說,拉丁語的〔u〕變為法語的〔y〕,是由于受被征服的高盧語的影響;拉丁語的h在伊比利亞人占領區變為f,也是由于受被征服的巴斯克語的影響。但是O.葉斯泊森認為阿斯科里的話證據不足。現代美國學者R.沃多也認為,人們對于那已被淹沒的語言的本來面目所知太少,因此底層語言對于現行語言究竟有哪些影響,難以確定。
阿斯科里的重要著作是《羅曼殊方言論文集》(1873)、《梵語、希臘語、拉丁語比較語音演講集》(1870)和《語言學書信集》(1886)。
評論 意大利語言學家,對比較印歐語音學有深入研究,是方言調查的先驅。
乙巳年六月廿二日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