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日金墉接替羅伯特佐利克,成為世界銀行第12任行長.
金墉,男,韓裔美國醫學專家,現任世界銀行行長。
金墉1959年出生于韓國首爾,5歲時隨家人移居美國,在艾奧瓦州長大。父親是一名牙醫,曾在大學任教。1991年金墉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993年獲得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金墉曾任哈佛大學醫學院系主任,并于2009年3月被任命為達特茅斯學院校長,成為常春藤歷史上第一位亞裔校長。 2012年7月1日金墉接替羅伯特佐利克,成為世界銀行第12任行長。
早年經歷
金墉(韓國名Kim Yong,美國名Jim Yong Kim)。由于韓國人廢除漢字,新華社一度將其翻譯成金辰勇。
金墉在20世紀80年代中在秘魯開展工作期間曾發明了一種針對耐藥性結核病性狀的關鍵性治療方式。金墉還曾在世界衛生組織擔任艾滋病和艾滋病毒研究部門主管。
翻閱金墉的閱歷,奧巴馬口中所謂的豐富經歷主要集中在醫療衛生領域。金墉是非盈利衛生伙伴組織的創始人之一,曾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顧問,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的艾滋病防治方面建樹頗豐。
接受提名
2012年3月2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韓裔美籍醫學教授、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校長金墉接替將在6月結束任期的佐利克,擔任世界銀行下任行長。
按照世行聲明,新行長人選提名3月23日截止。奧巴馬在白宮玫瑰園的活動中正式宣布這一提名。金辰勇同時出席了活動,并站在奧巴馬身邊接受了這一提名。奧巴馬在講話中指出,我不認為世界銀行還有更好的領導人選擇。
2011年,世行187個成員國達成一致,決定采取透明、擇優的方式遴選新行長。但分析人士認為,根據世行投票機制,美國擁有最大單一投票比重,預計還可獲得歐洲國家和日本的支持,美國推薦的候選人仍為最有可能當選的人選。
2012年4月16日,世界銀行執行董事會宣布,該行當天選定金墉成為世界銀行新任行長。金墉將于當年7月1日上任,任期五年。
此次世界銀行行長遴選,經過了獲選人提名、公示、面試和最終選定等程序,這是在世界銀行歷史上首次有包括金墉以及來自哥倫比亞的奧坎波和尼日利亞的伊韋拉在內的三位獲選人參與角逐。世界銀行執行董事會在聲明中對另外兩位獲選人表示感謝,稱贊他們參與競爭,豐富了對于世界銀行角色和未來發展方向的討論。執行董事會還表示,期待著在金墉履職后與他一起工作。
提名理念
雖然醫療發展屬于世界銀行工作范疇,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金墉要接手的世行需要處理的事情遠不止這些。作為一個目的在于促進發展、消除貧困的多邊國際機構,世界銀行當前的首要任務包括鼓勵私人資本投資貧困和發展中國家、平衡能源需求和保護環境之間矛盾、控制糧食價格波動和平衡新興大國的能力對比等等。這些都需要金墉一一解決。顯然,這比治理一個大學要復雜很多,也遠不局限于醫療領域。
各方反應
2012年3月31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浙江省紹興市會見世界銀行行長美國候選人、美國達特茅斯學院院長金墉,聽取了金墉參與競選世界銀行行長的情況介紹。雙方還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看法。
2012年4月1日,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表示,日本將支持美國提名的世界銀行行長候選人、美國達特茅斯學院院長金墉。
安住淳當天在東京與到訪的金墉舉行了會談。安住淳在會談結束后表示,金墉曾在世界衛生組織艾滋病防治部門出任主管,能力和業績突出,同時十分了解發展中國家的立場,日方認為金墉是非常合適的世行行長候任者。
有日本媒體指出,美國和日本分別是世界銀行第一和第二大出資國,獲得美日支持提高了金墉的勝出幾率。
就任行長
韓裔美籍醫學專家金墉當地時間2012年7月2日首次以世界銀行集團行長的身份進入世行,接替6月30日卸任的前行長羅伯特佐利克,成為世行第12任行長。
再次提名
2016年9月14日,世界銀行宣布:世行執行董事會確認現任世行行長金墉成為下屆世行行長唯一提名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