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6年前的今天,1938年6月9日 (農歷五月十二),國民黨軍隊炸開花園口大堤。
國民政府為阻止日軍進攻武漢,在花園口炸開黃河大堤
日軍攻占徐州后,準備集合南北兩路兵力,奪取中原,進而占領武漢。為此,6月1日,蔣介石在武漢召開最高軍事會議,決定在豫東戰略撤退,同時指定商震第二十集團軍負責開決黃河大堤,阻止日軍前進。
4日,商震派第五十三軍一個團在河南省中牟縣趙口決黃河堤,水流不暢,未獲成功。6月5日,日軍攻占開封,進逼鄭州,企圖打通平漢、津浦、隴海三線。
6日,國民黨新八師師長蔣在珍提出改在花園口另行決堤,被采納,得賞金2000元。蔣在珍在掘堤前,先把花園口一帶的群眾都趕到10里以外,然后密布崗哨,選出身強力壯的士兵800多名,分5個小隊,日夜輪流掘堤,夜間以汽車上的燈光照明。6月9日上午9時許,蔣在珍部在花園口決堤成功,河水奔騰而出,水流由中牟、尉氏沿魯河南犯。
他們唯恐決口太小,急電薛岳調來兩門平射炮及士兵一排,在一名連長帶領下,連射六七十發炮彈,決口擴大至370公尺,全河改道。洶涌的黃水居高臨下,一瀉千里。堤腳下的邵橋、史家堤、汪家堤和南崖四個村莊剎時被洪水沖毀,蕩然無存。口門外刷成深13米、方圓2500多畝的深潭。洪水沿賈魯河、穎河、渦河等河道向東南漫卷,由十幾里擴展到一百多里寬,在人口稠密的大平原上橫沖直撞,而后在正陽關至懷遠段涌入淮河。黃水入淮后,又溢出兩岸,繼續泛濫,行政院善后救濟總署統計:河南、安徽和江蘇3省44個縣中因此受災,3911354人外逃,893303人死亡,經濟損失10.9176億元。
據中央社等報道:滔滔大水,由中牟、白沙間向東南泛濫,水勢所至。廬舍蕩然,罹難民眾,不知凡幾。洪水所致,澎湃動地,呼號震天,其駭慘痛之狀,實有未忍溯想。間多攀樹登屋,浮木乘舟,以僥幸不死,因而僅保余生,大都缺衣乏食,魄蕩魂驚。其輾轉外徙者,又以饑餒煎迫,疾病侵尋,往往橫尸道路,亦九死一生。艱辛備歷,不為溺鬼,盡成流民。花園口下的中牟首當其沖,全縣三分之二陸沉。幸存的難民扶老攜幼,紛紛兩逃,鄭州附近,集難民數千,食住皆無,情景堪憐。縣西北十余里的沙窩地方,集有難民三千余人,十數日來,樹皮草根已食之將罄,幸派出三人求救,否則再有二三日,恐全部餓斃矣。
中原人民慘遭大水,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黃河決堤后一片汪洋,難民逃往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