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5日 (農歷五月初八),啄木鳥使發現號發射推遲。
1995年6月5日美國航空航天局決定推遲“發現”號發射,把這一航天飛機從發射平臺上移入組裝機庫,以修補啄木鳥在其外設燃料箱絕熱泡沫塑料上造成的損害。
航天局稱,啄木鳥的利嘴在呈鐵銹色的絕熱泡沫塑料上啄開了70多個直徑介干6毫米至10厘米之間的空洞。“發現”號停在野外發射架上時,燃料箱離地面高度達到47米,因此工作人員一直無法對其頂部出現的空洞進行修補。
航天飛機的外設燃料箱可重復使用。絕熱泡沫塑料一方面旨在防止超低溫液態燃料灌入燃料箱時水汽在其外表面形成冰凍,然后在發射過程中脫落損傷航天飛機的機身,另一方面還旨在防止燃料箱在重返大氣層時焚毀。
“發現”號原定于6月8日晨攜帶5名宇航員從位于佛羅里達州卡拉維納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在軌道上逗留5天至8天時間。
目前情況下。“發現”號的發射準備工作只能延遲,開空時間或許將在7月中旬。為此,一段時間內排在“發現”號之后的“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發射日程將先期執行,預定于6月22日或者稍后時間內發射。
肯尼迪航天中心在梅里特島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固而常受到野生動物的“騷擾”,在“發現”號的發射架上,就存在著一個啄木鳥的巢穴。航天飛機啟用14年來曾因各種原岡推遲發射,但受啄木鳥干擾還屬首次。
自從由啄木鳥引起的問題公諸于世以來,航天局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各種各樣的新奇建議,其中包括在燃料箱上擺放使啄木鳥不敢靠近的橡皮蛇,設置使啄木鳥難受的強光或超聲波、以及噴撒帶有苦味或辣味的制劑等。
為了驅趕走肇事的啄木鳥,肯尼迪航天中心一個多星期前開始在豎立“發現”號的發射架上安放了6只塑料貓頭鷹、播放事先錄好的貓頭鷹叫聲、并高聲鳴響汽笛。從那以后,啄木鳥就不再光顧了。
乙巳年五月初十 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