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6月21日 (農歷五月十八),印尼共和國的首任總統蘇加諾逝世。
艾哈邁德·蘇加諾是印度尼西亞民族獨立運動的領導者,著名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印尼共和國的首任總統。
蘇加諾1901年6月6日出生于東爪哇的泗水(即蘇臘巴亞)一個土著貴族家庭。取名為庫斯諾·索斯羅·蘇加諾。
蘇加諾1921年中學畢業后,進入剛剛成立兩年的萬隆工學院學習。他作為爪哇青年會萬隆支部的主席,經常發表演說,鼓吹民族主義,反對荷蘭殖民統治,積極從事政治活動。
1928年5月27—30日,印尼民族主義協會在泗水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根據蘇加諾的報告,在“綱領宗旨”中提出它的斗爭目標是:改變印度尼西亞社會生活的結構;取消政治上的依賴性;結束荷蘭政權;采勸不合作”道路使印度尼西亞擺脫荷蘭。大會決定改名為“印度尼西亞國民黨”(又稱“民族黨”),蘇加諾當選為主席。
印度尼西亞民族運動的發展,使荷蘭當局感到日益不安。1929年12月10日,蘇加諾在日惹被捕后被關在萬隆的監獄里。1930年8月法庭開始審訊以后,蘇加諾在月初的答辯中,進行了長達兩天的慷慨激昂的發言。他揭露了荷蘭對印度尼西亞的殖民統治,宣傳了印尼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義斗爭。這篇著名演說,以后以《印度尼西亞的控訴》為題發表。12月22日,他被判處四年徒刑。1931年經過上訴后,于12月31日出獄。蘇加諾回到泗水,一路上受到群眾的熱情致意。(歷史今天)
1933年8月1日,當蘇加諾在雅加達參加一次執委會會議后,再次被逮捕,監禁在蘇加米斯金。開始了為期九年的流放生活。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后,日本侵略軍于1942年3月占領印度尼西亞,并成立了軍政府。蘇加諾在荷蘭軍隊押解撤離的途中逃跑,躲在西蘇門答臘的港口巴東。日本占領軍找到了蘇加諾,在日本當局同意最后給予印度尼西亞獨立后,蘇加諾答應為軍管當局工作。
隨著日本敗降之日臨近,印度尼西亞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斗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8月17日上午,蘇加諾在一次群眾集會上宣布印度尼西亞獨立,印尼共和國成立,下午向全國廣播了這一消息。印度尼西亞獨立宣言也散發到了全國各地。各地革命群眾從日軍手中奪取武器,奮起奪權,占領了各主要城市。8月18日,印尼獨立籌備委員會批準了共和國憲法,選舉了蘇加諾和哈達擔任總統和副總統。
大戰結束以后,荷蘭帝國主義重回印度尼西亞,妄圖重建殖民統治。荷蘭先于1946年11月15日迫使共和國政府簽訂“林牙椰蒂協定”,決定組成以荷蘭女王為元首的“荷蘭——印度尼西亞聯盟”。繼而于1947年7月21日發動第一次殖民戰爭,1948年1月12日迫使共和國政府簽訂“倫維爾協定”,規定就地停火,重申印尼共和國必須參加印尼聯邦,由荷蘭在印尼行使主權。1月29日,蘇加諾任命副總統哈達組織“總統制內閣”。9月,哈達政府制造“茉莉芬事件”,鎮壓、迫害共產黨人。
1948年12月19日,荷蘭對印尼共和國發動了第二次殖民戰爭。當天包圍并占領了日惹,蘇加諾再次被捕。他拒絕了荷蘭要他命令共和國停止抵抗的要求,被關押在多巴湖上的普拉帕特。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要求雙方停火、荷蘭釋放蘇加諾等人、在日惹地區恢復印尼共和國政府、荷蘭“臨時政府”向印尼“移交主權”的提案。1949年4月14日,荷蘭被迫重開談判,于5月7日達成妥協,簽訂?;饏f定。6月30日,荷軍從日惹撤走。7月6日,聯合國的一架飛機把蘇加諾等人從邦加接到日惹。8月23日,在荷蘭的海牙舉行圓桌會議,11月2日簽訂“海牙圓桌會議協定”,荷蘭承認了印度尼西亞獨立,但荷蘭仍然在政治、經濟及軍事方面掌握實權。
1950年8月15日,統一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再度成立,蘇加諾仍擔任總統。在印尼人民的堅決斗爭下,1954年8月10日和荷蘭談判達成取消“荷蘭——印度尼西亞聯盟”的協議,1956年4月21日廢除了“海牙圓桌會議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