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4年前的今天,1840年6月2日 (農歷五月初三),英國著名詩人、小說家哈代出生。
哈代(1840-1928)英國作家
根據長篇小說《德伯家的苔絲》改編的電影《苔絲》(波姬-小絲主演)在世界各國放映以后,早在20年代已經逝世的小說作者,英國著名詩人兼小說家哈代,又被本世紀后半葉出身的年輕人所熟悉,這就是哈代創作的悲劇作品的震撼力。 1840年6月2日,哈代生于英國西南部多塞特郡多切斯特一個小村莊。1928年1月11日去世,葬于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詩人之角,其心臟則葬于故鄉斯廷斯福德教堂墓地。
1856年,哈代離開學校,給一名建筑師當學徒,結識了威廉-巴恩斯。巴恩斯是當時多塞特郡有名的語言學家,又是以當地方言寫詩的名詩人。在他的影響下,哈代探索了文學和哲學的源泉,品嘗到了文學和哲學的美妙。同時,他又開始自學希臘文。
1862年,哈代前往倫敦,作繪圖員,同時繼續鉆研文學和哲學,并在倫敦大學皇家學院進修近代語言,特別是法語。1867年重返故鄉。1885年,哈代婚后在多切斯特郊區自建馬克斯門住宅,遂在此定居直至1928年1月11日逝世。
哈代的文學創作以詩歌開始,后因無法以寫詩維持生活,轉而從事小說創。1871年發表第1部長篇小說《計出無奈》。1872年發表第2部小說《綠林蔭下》。1873年,發表第3部小說《一雙湛藍的秋波》。
1874年發表第4部小說《遠離塵囂》。這是他第一部得到一致贊揚的小說。1891年出版的《德伯家的苔絲》是哈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劇作品。女主角苔絲短促的一生中無時不向往人生的真和善,也無時不遭到偽和惡的打擊。她生于鄉村貧苦的小販家庭,少年時即開始負起家庭生活的重擔。但她剛一踏上社會,就遭到惡少的侮辱。后在一個牛奶場當女工時,與青年克萊相愛,并答應了克萊的求婚。成婚之夕,她出于對克萊的忠誠與熱愛,自白了往事??巳R貌似開明,但也不能脫去習俗的偏見。雖然他過去也有同樣所謂不貞的生活,而對苔絲的遭遇不但不表同情,反而將她遺棄。幾經曲折,苔絲出于激情,殺死惡少,因而被處絞刑。
哈代把一個所謂失去貞節的女孩子作為小說主角,還在副標題里稱她為“一個純潔的女人”,()從而公開向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資產階級道德發出挑戰。揭露了這種道德的虛偽性,而且也抨擊了法律的不公正。哈代的這部小說引起了強烈反響,不少讀者來信要求他不要給苔絲以悲劇結局,對苔絲的命運表示關懷和同情。然而他這部小說也引起資產階級衛道士的責難,斥之為“不道德”。
1896年出版的《無名的裘德》可以說是《德伯家的苔絲》的姐妹篇。此外,哈代還發表了8部長篇小說和4集短篇小說。哈代因《德伯家的苔絲)與《無名的裘德》(特別是后者)兩部小說受到強烈的攻擊,憤而放棄小說寫作,又重新致力于創作詩歌。
哈代于1865年開始寫詩(少年之作僅傳一首),詩共輯為8集,918首。1898年出版第一部詩集,最后一集發表于1928年哈代剛逝世不久。哈代的詩作中,最能發揮思想、馳騁筆墨者,是以拿破侖戰爭為題材的史詩劇《列王》。這部詩劇共3部、19章、133場,分3次于1903、1906、1908年出版。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選出其中若干幕正式演出,獲得成功。
1912年哈代的夫人去世、1914年哈代與他的女秘書結婚,這就是以后為他作傳的弗洛斯-愛米麗-達格黛爾。哈代晚年享受到英國人最高的推崇。
托馬斯-哈代(1840-1928)在經歷了漫長而卓越的寫作生涯后于1928年去世。
乙巳年五月初七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