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59年前的今天,0455年6月2日 (農(nóng)歷五月初二),汪達爾人劫掠羅馬。
汪達爾人為古代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曾在羅馬帝國的末期入侵過羅馬,并以迦太基為中心,在北非建立一系列的領(lǐng)地。汪達爾人的名字可能來源于西班牙的省份“安達盧西亞”(Andalucía),汪達爾人在入侵北非前曾在那里居住。
公元1~3世紀汪達爾人住在奧得河中游兩岸。335年作為羅馬帝國的同盟者遷入潘諾尼亞。5世紀初因匈奴人襲擾,汪達爾人和非日耳曼族的阿蘭人越過萊茵河涌入高盧地區(qū),他們又一路劫掠,于409年越過比利牛斯山,占領(lǐng)西班牙半島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地區(qū)。但時隔不久,來自北方的西哥特人又奪取了西班牙大部分地區(qū),使汪達爾人不得不退守西班牙半島南端和西北一隅。
公元429年,汪達爾王蓋塞里克(428~477在位)審時度勢,率8萬汪達爾人和阿蘭人從西班牙半島渡海遷往北非,439年攻陷羅馬在北非的首府迦太基, 并以該地為首府建立汪達爾王國。迦太基的陷落對西羅馬的打擊最為嚴重,切斷了它在非洲的財政來源。442年,羅馬終于承認汪達爾王國對北非大部分地區(qū)的統(tǒng)治。
汪達爾人建立汪達爾王國后繼續(xù)在北非擴張領(lǐng)土,并征服西西里島西部、撒丁島、科西嘉島和巴利阿里群島等西地中海島嶼。455年,蓋塞里克乘羅馬混亂之機,率艦隊渡海,攻陷羅馬城,縱兵焚掠兩星期(6月2日—16日)。羅馬古文物遭到嚴重破壞,“汪達爾主義”也就成了毀滅文化的代名詞。。從此一躍成為地中海的強國。
在汪達爾王國的統(tǒng)治下,北非城市衰落。汪達爾貴族沒收羅馬大地主的土地而成為封建大地主。在蓋塞里克統(tǒng)治時期,汪達爾人信仰基督教的阿利烏派,對羅馬教會進行迫害,教會財產(chǎn)被沒收。其子胡內(nèi)里克(477~484在位)統(tǒng)治時期,對羅馬教會的迫害加劇。王國末期,柏柏爾人崛起,占領(lǐng)了努米底亞南部和毛里塔尼亞等地。胡內(nèi)里克之子希爾德里克(523~530在位)對外屈服于拜占庭鎮(zhèn)壓柏柏爾人,終被軍隊所推翻。533年拜占庭帝國 查士丁尼一世出兵北非,534年末王蓋利默(530~534在位)被俘,汪達爾王國滅亡。汪達爾人從此在歷史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乙巳年五月初七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