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机,狠狠捏着两个奶头折磨,扒开她的腿屁股直流白浆,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精品

查字典logo
當前位置:查字典 >> 查詢工具>> 歷史上的今天>> 1862年 >> 6月11日>> 京師同文館成立
1862年6月11日 (壬戌年五月十五)

京師同文館成立

在152年前的今天,1862年6月11日 (農歷五月十五),京師同文館成立。

京師同文館成立

簡稱同文館,清代最早培養譯員的洋務學堂和從事翻譯出版的機構。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親王奕欣等奏準在北京設立同文館,附屬于總理衙門。設管理大臣﹑專管大臣﹑提調﹑幫提調及總教習﹑副教習等職。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任監察官﹐實際操縱館務。先后在館任職的外籍教習有包爾騰﹑傅蘭雅﹑歐禮斐﹑馬士等。中國教習有李善蘭﹑徐壽等。美國傳教士丁韙良自1869年起任總教習﹐歷二十五年之久。 該館為培養翻譯人員的“洋務學堂”,最初只設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陸續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學等班。招生對象開始限于十四歲以下八旗子弟,1862年6月入學的僅十人,以后擴大招收年齡較大的八旗子弟和漢族學生,以及30歲以下的秀才、舉人、進士和科舉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滿漢京外各官,入學學生逐年增多。學習期限初定三年畢業,自光緒二年(1876)后改為兩種: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學、測地諸學者,八年畢業;年歲稍長,僅借譯本而求諸學者,五年畢業。課程設置最初只有英、法、俄、漢文,同治六年后增設算學、化學、萬國公法、醫學生理、天文、物理、外國史地等。除漢文外其它課程多由外國人擔任教習。其經費、人事等權基本控制在總稅務司赫德手中。同治八年,赫德提名美國傳教士丁韙良擔任同文館總教習,總管校務近三十年。光緒二十七年(1902)并入京師大學堂。 清代在北京開辦的采用班級授課制的第一所洋務學堂。清政府自鴉片戰爭后,屢次與帝國主義列強交涉,深感語言不通、文字隔閡,也是受欺蒙遭失敗的原因之一。左宗棠、李鴻章等堅持學習西方,于是在同治元年(1862)設立了京師同文館,學生為十三、四歲的八旗子弟十人。次年增設法文館、俄文館。再后又增設德文、日文。館中教習均聘外國人。1866年底改為入館學習者皆取正途人員,如舉人、優等貢生及由此出身的五品以下的京外各官,且年齡的30歲以下的人。1867年增天文算學館。1869年聘美國傳教士丁韙良任總教習。1872年擬訂了八年課程計劃,計為:第一年認字、寫字,講解淺書;第二年練習句法,翻譯條子;第三年講讀各國地理及史略,翻譯選編;第四年講求數理啟蒙及代數學,翻譯公文;第五年講求格物、幾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練習譯書;第六年講求機器、微分積分、航海測算,練習譯書;第七年講求化學、天文、驗算、萬國公法,練習譯書;第八年講求天文、測算、地理、金石、富國策,練習譯書。考試嚴格,有月課、季考、歲考三種。每三年舉行大考一次,列入優等者升官階,次等者記優留館,劣等者除名。館內待遇較優,除膳食、書籍、紙筆由官家供給外,每月尚有薪水銀10兩。京師同文館有統一的課程設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學“四書五經”之類的傳統科目,被人視為中國近代新式學校的發端。學生畢業后大半任政府譯員﹑外交官員﹑洋務機構官員﹑學堂教習。該館附設印書處﹑翻譯處﹐曾先后編譯﹑出版自然科學及國際法﹑經濟學書籍二十余種。此外還設有化學實驗室﹑博物館﹑天文臺等。 1902年1月(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年并入1898年創建的中國第一所具有現代意義的大學——京師大學堂。

日期查詢
2025年6月

乙巳年五月十六日

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区| 开平市| 项城市| 潜山县| 华容县| 沈丘县| 平泉县| 平罗县| 夹江县| 大埔县| 曲周县| 象山县| 团风县| 剑河县| 连江县| 盐边县| 隆德县| 拉萨市| 玉门市| 武乡县| 台州市| 松阳县| 祁门县| 天峻县| 高陵县| 昂仁县| 荣昌县| 荔浦县| 额尔古纳市| 稻城县| 古丈县| 舟山市| 雅江县| 临安市| 绥德县| 涡阳县| 玛曲县| 铜陵市| 汕尾市| 台江县| 曲麻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