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日,實現中日兩國幣種直接兌換。據悉,自6月1日起,人民幣對日元交易實行直接交易做市商制度。日元成為除美元外首個與人民幣開展直接交易的主要外國貨幣。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經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昨天正式宣布,日元與人民幣的銀行間直接交易將于6月1號在東京和上海兩個市場啟動。這是人民幣首次和美元以外的其它主要外國貨幣實現直接兌換交易。
直接交易制度的出臺可以說是中日兩國貿易投資的旺盛需求促成的。從1999年到2011年,中日韓三國間的貿易額從1300多億美元增至6900多億美元,增長超過四倍,中國連續多年成為日本最大貿易伙伴,而日本在中國貿易伙伴中也位居第四位。
過去,中日貨幣兌換受美元匯率波動影響很大,也使得中間兌換手續費很高。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表示,直接交易除了能省下每年30億美元的手續費,還將促使中日兩國貿易由短平快向長線轉移。
沈驥如:人民幣和日元如果通過美元來交易,美國方面能收手續費,一年大約是30億美元。對于中國和日本來兩個大經濟體來說,雙邊貿易每年有三千多億美元,這么大規模的貿易都經過美元來折算,一是不經濟,另外就是有風險。美元的匯率波動會使中日之間的貿易、投資受到干擾,不利于中日之間的貿易。
沈驥如表示,除了外貿商,老百姓也是中日貨幣直接交易的一個受惠者。
沈驥如:老百姓個人的外匯交易也好,使用外匯去旅游,去上學都減少了這方面的風險,同時也減少的交易費用,對老百姓的生活是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