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5月26日 (農歷四月初五),蘇南關系實現正常化。
鐵托(右)在貝爾格萊德歡迎赫魯曉夫(左)和布爾加寧
1955年5月26日,以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為首的政府代表團訪問了南斯拉夫。這是自1948年蘇南關系破裂以來,兩國政府首腦第一次會談。
赫魯曉夫在到達貝爾格萊德機場之后,立即與南斯拉夫總統鐵托握手并迫切地要求以列寧的名義和“為了國際工人運動的利益”進行和解。
蘇聯對待獨立的南斯拉夫領袖的態度上的這種歷史性的轉變是在這兩個共產黨國家關系中斷7年后發生的。南斯拉夫于1948年6月被驅逐出共產主義陣營。在有蘇聯總理尼古拉-布爾加寧參加的首腦會議上,赫魯曉夫懇求思想上的合作。他還為過去曾使南斯拉夫“形勢加劇惡化”深感抱歉,并把一切歸罪于1953年被處死的前蘇聯內務部長拉夫連季-貝利亞的捏造。在赫魯曉夫說這些話的當時和過后,鐵托沉默地仁立著,對這位蘇聯領導人的話未作出任何反應。
6月2日,兩國發表了《貝爾格萊德宣言》,強調在彼此關系中以及在同其他國家的關系中均應互相尊重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平等、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反對侵略和控制他國、發展經濟和文化合作等原則。赫魯曉夫原想通過他的親自訪問,直接恢復蘇南兩黨的關系,把南斯拉夫拉回社會主義陣營。但鐵托堅持不依附于任何集團的立場。因此,《貝爾格萊德宣言》僅標志蘇南兩國關系恢復了正常化。
隨后,社會主義陣營各國,在不同程度上都與南斯拉夫恢復了關系。同時,南共黨與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的關系也逐漸恢復起來,但是,南斯拉夫始終沒有回到集團政治上去,在內外政策上堅持獨立自主、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的立場。它在恢復與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關系的同時,聲明“不會損害同西方的關系”。
乙巳年四月廿九日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