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2年前的今天,1902年5月12日 (農歷四月初五),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最高領袖霍梅尼誕辰。
霍梅尼經過16年的政治流亡后重返伊朗
1902年5月12日,伊朗伊斯蘭什葉派領袖、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最高領袖霍梅尼出生于距伊朗宗教圣地庫姆56公里的霍梅恩小鎮。阿亞圖拉·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原姓印地,1930年改為霍梅尼,意為霍梅恩人。外祖父、父親和一個哥哥都是阿亞圖拉(宗教領袖的稱號,意為真主的意志)。15歲中學畢業后,受教于伊斯蘭著名神學家、宗教領袖哈耶里·葉茲迪。
1922年至庫姆深造,成為伊斯蘭教神學家教法學家。60年初成為伊朗六位大阿亞圖拉之一。在庫姆教書40年,伊朗當代著名宗教學者大都是他的學生。
1941年出版《揭開神秘的面紗》一書,揭露國王巴列維的獨裁統治,50年代同情摩薩臺的反國王斗爭。60年代抨擊巴列維發起的“白色革命”。
1963年6月阿舒拉日(傳統宗教節日)因支持反對國王的示威被捕,8月獲釋。
1964年10月又因抨擊國王政府給美國軍事顧問外交特權而被逐出國,流放土耳其。后轉到伊拉克什葉派宗教圣地納杰夫。
1978年10月在伊朗國王壓力下,伊拉克政府宣布他為“不受歡迎的人”,遂轉移到巴黎郊區居住,流亡期間,與國內保持聯系,組織開展推翻國王的運動。
1979年1月16日巴列維國王被迫出國,伊朗伊斯蘭革命取得勝利。2月結束15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德黑蘭。他宣布廢除帝制,建立伊斯蘭共和國。按照憲法,他被確定為伊斯蘭至高無上的宗教領袖,總攬軍政大權,擔任最高國家元首。3月1日定居庫姆。他提出將按照“穆罕默德的設想”重建伊朗,并宣布“既不偏向西方,也不偏向東方,我們要建立一個中立和不結盟的共和國”。在國家生活各個領域推行徹底伊斯蘭化,對外提出輸出伊斯蘭革命的口號。
1980年9月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發生長達8年的戰爭。
1988年7月霍梅尼宣布接受聯合國安理會決定,同意?;稹?月兩伊戰爭停止。
1989年6月3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