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25日 (農歷閏三月初四),中國著名畫家黃賓虹逝世。
黃賓虹(1865-1955),現代杰出畫家。原名懋質,名質,字樸存、樸岑、亦作樸丞、劈琴、號賓虹、別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縣,出生于浙江金華。幼喜繪畫,課余之暇,兼習篆刻。六歲時,臨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冊,后居上海,主要在報社、書局任職,從事新聞與美術編輯工作;后轉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藝術學校的教授。又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術學院任教。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華東分會副主席。其著作有:《黃山畫家源流考》、《虹廬畫談》、《古畫微》、《畫學編》、《金石書畫編》、《畫法要旨》等,與鄧實合輯《美術叢書》并有輯本《黃賓虹畫語錄》。
在我國近現代繪畫史上,有“南黃北齊”之說,“北齊”指的是齊白石,而“南黃”說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畫大師黃賓虹,二人被美術界并列在一起,足見黃賓虹的藝術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在他90歲壽辰的時候,被國家授予“中國人民優秀的畫家”稱號。[www.TodayOnHistory.com]黃賓虹1865年生于浙江金華,卒于19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