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9年前的今天,1945年3月27日 (農歷二月十四),美國對日本的海上封鎖。
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對日本本土實施的大規模海上封鎖作戰。1945年春,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突破日軍“絕對防御圈”的內線防御,企圖乘勝攻占沖繩進而在日本本土登陸。為摧毀日軍抵抗意志,美軍在大規模空襲日本各大城市的同時,決心對日本本土實施海上封鎖。日本是個工業發達但資源貧乏的島國,從海外掠奪的戰略物資包括糧食等均需從海上運回國內。日本本土各島之間的運輸,75%以上也由水運承擔。美軍認為,采取航空布雷并輔以潛艇巡獵等手段實施海上封鎖,對于徹底戰勝日本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航空布雷行動從1945年3月27日開始,代號為“饑餓戰役”。布雷任務主要由戰略航空兵(陸軍第20航空隊的B—29重型轟炸機)擔任,由戰術航空兵和潛艇協同,共出動飛機1500余架次,投布水雷約12萬枚。布雷海域主要是下關海峽、瀨戶內海以及東京、名古屋、神戶、大阪和佐世保諸港。在歷時4個半月的布雷作戰中,美軍以損失15架B—29轟炸機的微小代價,基本達到封鎖日本本土的目的。5月27日~6月24日,美軍9艘潛艇突入日本海,開展破交活動。美潛艇損失1艘,擊沉日本潛艇1艘、商船28艘,削弱了日本的海運能力。()美國對日本的海上封鎖,共毀傷日本艦船670艘(近140萬噸),使日本主要港口變為廢港,切斷了日本本土與東南亞以及中國大陸和朝鮮之間的海上交通線。結果,日本軍需生產停頓,物資補給中斷,飛機和艦艇停航,全國陷入饑餓狀態,國力和軍隊戰斗力急劇下降。
乙巳年二月廿八日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