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2年前的今天,1882年3月23日 (農歷二月初五),抽象代數之母艾米•諾德誕辰。
1882年3月23日,艾米·諾德出生于德國愛爾蘭根的一個猶太裔家庭,父親馬克思·諾德是愛爾蘭根的數學教授。可能是受父親的影響,艾米·諾德從小就對數學有特殊的愛好。1900年秋,由于當時女孩子不準注冊入學,她開始作為旁聽生在愛爾蘭根大學聽課。直到1904年,才正式注冊入愛爾蘭根大學學習,專攻數學,1907年獲博士學位。
艾米·諾德的數學才能受到數學巨星希爾伯特等人的贊賞,他們聘請她到哥廷根大學任教,但遭到教授會的一些教授們的反對,經過希爾伯特、克萊茵和許多科學家長期、堅決地斗爭,1922年,艾米·諾德終于成了哥廷根大學的“非官方副教授”,主講代數學。在這期間,諾德發表了兩篇重要論文,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給出了嚴格的數學方法。這項被譽為諾德定理的工作已成為相對論、基本粒子理論某些方面的基石。()
諾德最重要的貢獻是在代數方面。她創立了代數研究的嶄新方法,為代數學的發展開辟了新天地,她建立了交換環論,使之成為代數學的一門重要分支,這一理論在代數幾何、代數數論、拓撲學、復變函數論及組合理論上都有重要應用。諾德不愧為“抽象代數之母”。諾德還有一個重要的貢獻是培養了大批代數學的接班人。中國代數學家曾炯的博士論文就是她指導的,遺憾的是,由于曾先生的早逝,抽象代數未能在中國迅速開花結果。
諾德在哥廷根大學連續任教13年,她成績卓著,但始終未評上教授,更不幸的是,1933年希特勒上臺僅4個月,就瘋狂地排擠猶太人了,諾德被解除了職務,陷于貧困潦倒之中。后來,諾德到了美國,在愛因斯坦工作的普林斯頓研究院工作。在這期間,她一邊講學,一邊著述,以超人的毅力,攀登數學王國的高峰,為人類做出了卓著的貢獻,在世界數學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諾德終生未婚。1934年,諾德回德國看望哥廷根大學及各地的老朋友,1935年返回美國,4月份動了一次手術,不幸得了并發癥,不到一星期,這位才冠群雄的女數學家與世長辭,享年5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