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2日 (農歷正月廿四),鄧小平骨灰撒入大海。
鄧小平的子女捧著鄧小平的畫像、骨灰和花圈緩步走出懷仁堂 1997年3月2日上午。
銀色的專機,離開西郊機場,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緩緩地繞飛一周,然后穿過云層,飛向祖國的遼闊大海……
機艙內安放著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愛戴的鄧小平同志的骨灰。
一面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覆蓋在骨灰盒上。
這是黨和人民給予一位93歲的老共產黨員的最高榮譽。
捐獻角膜、解剖遺體,不留骨灰、撒入大海———這是把畢生毫無保留地獻給祖國和人民的鄧小平同志的遺愿,也是他留給黨和人民的一份珍貴遺產,表現了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的高尚情懷。
今天,胡錦濤等中央領導同志和鄧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等親屬一起,以最樸素、最莊嚴的方式完成鄧小平同志生前的這一囑托。
穿云破霧,專機向大海上空飛去,飛向這位一生波瀾壯闊的偉人最迷戀的地方。
也許是蒼天為之動容,當專機飛臨大海時,天空出現一道絢麗的彩虹。
11時25分,專機飛至1800米高空。強忍著悲痛,81歲的卓琳眼含熱淚,用顫巍巍的雙手捧起鄧小平同志的骨灰久久不忍松開。她一遍又一遍地呼喚著小平同志的名字,許久才將骨灰和五彩繽紛的花瓣緩緩撒向大海。
骨灰撒大海,鮮花送偉人。
1939年8月,在延安陜北公學學習的卓琳與鄧小平相識相愛并結為革命伴侶。那年,鄧小平35歲,卓琳23歲。兩人共同走過了58年的人生歷程。如今,面對自己深愛的丈夫的骨灰,她怎能不肝腸寸斷,悲痛欲絕。
這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時刻。
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胡錦濤同志緩緩地將骨灰和花瓣撒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