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9日 (農歷正月初五),解放軍高級將領李克農去世。
李克農是我軍功勛卓著又帶有幾分神秘色彩的高級將領
1962年2月9日解放軍高級將領李克農去世。
李克農(1899.9.15—1962.2.9) ,又名澤田、峽公、種禾、曼梓、稼軒、天癡、震中,1899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巢縣炯煬鎮中李村(今巢湖市居巢區)。漢族。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特科領導下從事秘密工作,人稱中共的“特工之王”。1931年冬到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國家政治保衛局執行部部長,中國工農紅軍第1方面軍政治保衛局局長、紅軍工作部部長。參加長征。到陜北后,任中共中央聯絡局局長。盧溝橋抗戰爆發后,任八路軍、新四軍駐上海、南京、桂林辦事處處長、八路軍總部秘書長、中共中央長江局秘書長。1941年起,任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抗日戰爭勝利后,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方面秘書長。后主持中共中央社會部的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外交部副部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情報部部長。1953年起,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是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1962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
李克農(左三)在朝鮮停戰談判中
1938年,葉劍英同李克農接受美國華僑捐贈給八路軍的救護車
1946年夏,葉劍英同李克農(左)、馬海德(中)在北平
李克農與陳賡(左2)劉亞樓(右3)鄧華(左3)黃永勝(左1)賴傳珠(右1)等在天安門
點評:在中共隱蔽戰線斗爭史上,有前、后“三杰”之稱,“前三杰”指的是李克農、錢壯飛、胡底,“后三杰”指的是熊向暉、陳忠經、申健。這一說法來自于中共隱蔽戰線的領導人周恩來,可以說是代表了中共高層對他們所作貢獻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