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29日 (農歷二月初十),海地總統阿里斯蒂德宣布辭去總統職務 開始流亡。
讓·貝特朗·阿里斯蒂德
2004年2月29日,面對國內反對派和一些國家的壓力,海地總統阿里斯蒂德宣布辭去總統職務,并離開海地前往多米尼加,開始再一次的流亡生涯。海地最高法院院長博尼費斯·亞歷山大稱自己已開始行使國家元首職權。海地政治危機是由于國內反對派要求阿里斯蒂德下臺而引起的。海地反對派武裝2月5日發動叛亂以來,逐步掌握了海地大部分城市的控制權,并于26日完成對首都太子港的包圍。這次武裝沖突造成80多人死亡。2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在海地部署一支由美國領導的臨時多國部隊,幫助恢復海地首都太子港及其他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讓·貝特朗·阿里斯蒂德 1953年7月15日生于海地南部的薩爾特魯,1982年任太子港圣何塞區大主教。1985年開始從事政治活動。他同情貧苦大眾,受到海地中下層人士的擁護。1990年提出參加總統競選,并在第一輪選舉中獲得近70%的選票當選。但是他上臺8個月后被塞德拉斯中將發動的一場軍事政變推翻,從此流亡國外。1993年7月他與海地軍方領導人達成協議,定于同年10月30日回國復職, 但軍方沒有遵守協議。1994年10月美國發動軍事入侵,支持阿里斯蒂德回國繼續擔任總統。由于海地憲法規定不許連任,1996年2月,阿里斯蒂德把總統的權杖交給了他的好友勒內·普雷瓦爾。2000年11月,阿里斯蒂德在總統大選中獲勝,2001年2月再次出任海地總統。2004年2月29日宣布辭去總統職務 開始流亡。[www.TodayOnHis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