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20年前的今天,1594年2月27日 (農歷正月初八),亨利四世即位法國國王,開始了波旁王朝的統治。
亨利四世(法蘭西)
亨利四世(1553年12月13日—1610年5月14日),(法國國王1589—1610年)也被稱為亨利大帝(Henri le Grand)或納瓦拉的亨利(Henri de Navarre ),法國國王(1589年—1610年在位),納瓦拉國王(稱恩里克三世,1572年起)。法國波旁王朝的創建者。原為法國南部又小又窮的納瓦拉王國國王,是法國瓦盧瓦王室的遠親。在1562年由頑固天主教分子挑起的胡格諾宗教戰爭中以新教領袖的身份參戰,憑借出色的軍事才能和善于利用敵方矛盾,成為這場內戰中笑到最后的人,在1589年加冕為法國國王,1594年2月27日開始了波旁王朝。稱王后的表現更加證明了亨利四世的遠見卓識。
亨利是旺多姆公爵安托萬·德·波旁的第三子,母為納瓦拉女王讓娜·達布雷特(即胡安娜三世),生于法國—西班牙邊境的波城。他自青年時代起就卷入了法國殘酷的宗教戰爭。作為胡格諾派的領袖他逐漸擁有了很高的聲望。但是圣巴托洛繆慘案之后,他被軟禁在法國宮廷里,接受法王查理九世的庇護。1584年,由于王儲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的死,他成為了法國王位的合法繼承人。1589年亨利三世遇刺身亡后,他即位為法國國王。
亨利四世結束了困擾法國多年的宗教戰爭。由于首領亨利公爵死去,長期在法國政壇占主導地位的吉斯家族再也不能成為和平的阻礙。法國的經濟在他統治時代發展起來。亨利四世成為一個深受人民的愛戴的君主。[歷史上的今天TodayOnHistory.com]
1610年,亨利四世被一個據說有弒君狂的人弗朗索瓦·拉瓦萊克刺殺。
注:“亨利四世”歷史上的3個不同的人,分別在法蘭西、德意志、英格蘭。亨利四世 Henri le Grand(法蘭西,1553年12月13日—1610年5月14日),亨利四世 Heinrich IV (德意志,1050年11月11日—1106年8月7日),亨利四世 Henry IV (英格蘭,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
法國波旁王朝(正統)世系表(見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