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3年前的今天,1841年2月26日 (農歷二月初六),鴉片戰爭中抗英名將關天培逝世。
關天培(1781.1.8~1841.2.26),鴉片戰爭中抗英名將。字仲因,號滋圃。江蘇山陽(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慶八年)中武秀才,授把總。后累升至參將。(歷史今天)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辦漕糧海運,關天培押糧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將。次年,擢總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勢,將虎門口的沙角、大角炮臺改為信炮臺;在上橫檔島一線,重建南山炮臺(改名威遠),改建橫檔、鎮遠炮臺,增建永安、鞏固炮臺,控制東西水道;在虎門底,改建大虎山炮臺。另鑄6000斤以上大炮40門,安置各炮臺。同時抓緊訓練,制定春、秋操章程。1838年,在鎮遠、威遠炮臺間增建靖遠炮臺,首次安設西洋銅炮,并在橫檔東側水道架設排鏈兩道。1839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到粵禁煙,協助緝拿煙販,收繳鴉片,并指揮水師多次與英艦船交火。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欽差大臣琦善至廣東,一意主和,懈于防務。1841年1月7日,英方發動虎門之戰,企圖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動艦船10余艘,攻占沙角、大角炮臺。2月26日,英軍又以戰艦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陸部隊,猛攻橫檔島一線6炮臺。關天培于靖遠炮臺督軍頑強抵抗,并親燃大炮對敵轟擊,負傷力戰殉國。其辦理廣東海防的奏折公牘,輯為《籌海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