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22日 (農歷正月廿六),第十八屆冬奧會在日本長野舉行。
圖為在第一屆冬季奧運會的開幕式上
本世紀最后一屆奧林匹克冰雪盛會——第18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98年2月7日至22日在日本長野舉行。本屆冬奧會有來自72個國家和地區的2300多名運動員參加,共決出69枚金牌(1枚并列)、68枚銀牌和68枚銅牌,打破7項世界紀錄和20項冬奧會紀錄。無論是參賽隊、運動員數還是破紀錄數,均創下歷屆冬奧會之最。[歷史上的今天TodayOnHistory.com]德國代表團獲得12枚金牌、9枚銀牌和8枚銅牌位居參賽各代表團之首。挪威和俄羅斯分列二三名。中國代表團獲六枚銀牌和兩枚銅牌,獎牌總數超歷屆冬奧會獎牌之和。第十九屆冬奧會將于2002年在美國鹽湖城舉行。
本世紀初,冰雪運動就已在歐美一些國家得到廣泛開展。特別是瑞典等北歐國家早于1901年就成功舉辦了北歐運動會,并將其發展成為傳統運動會。但這些國家一直反對顧拜旦所提的單獨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建議,認為此舉是多余的,并表示如果國際奧委會強行召開,它們將不參加。而冬奧會如果沒有這些冰雪運動水平較高的國家參加,就失去了它的代表性。所以單獨舉辦冬奧會的提案就此擱置。倫敦奧運會首次列入了花樣滑冰,引起人們極大興趣;安特衛普奧運會增設了冰球比賽,又一次引起廣大冰上運動愛好者的關注,也使單獨舉辦冬奧會的問題重新提上議程。1922年國際奧委會巴黎會議上,終于決定在1924年夏季奧運會前舉行這類比賽,稱為“第八屆國際冬季體育周”,()并委托法國承辦,地點定在夏蒙尼。1924年1月25日至2月4日,來自16個國家的293名運動員參加了滑雪、滑冰、冰球和有舵雪橇四個大項的比賽。體育周在世界體壇引起巨大反響,原先的反對者也不再懷疑冬奧會的必要性。1925年國際奧委會決定,此后與夏季奧運會同年舉辦冬季奧運會,屆次按實際召開次數計算,并將“第八屆國際冬季體育周”正式命名為第一屆冬季奧運會。
附:歷次冬奧會概況
屆數 舉行時間 舉行地點 單項數 運動員數 參加國家和地區數
1 1924.1.26-2.4 夏蒙尼(法國)15 293 16
2 1928.2.11-2.18 圣莫里茨(瑞士)14 49125
3 1932.2.4-2.13 普萊西德湖(美國)14 307 17
4 1936.2.6-2.16 加米施-帕藤基興18 756 29德國
5 1948.1.30-2.8 圣莫里茨(瑞士)23 878 28
6 1952.2.14-2.25 奧斯陸(挪威) 22 960 30
7 1956.1.26-2.5 科蒂納丹佩佐 24 923 32意大利
8 1960.2.18-2.28 斯闊谷(美國) 27 693 30
9 1964.1.29-2.9 因斯布魯克 28126035奧地利
101968.2.6-2.18 格勒諾布爾 29 230037法國
111972.2.3-2.13 札幌(日本) 29 1200 35
121976.2.4-2.15 因斯布魯克 37 1368 36奧地利
131980.2.12-2.24 普萊西德湖 38 1400 37美國
141984.2.8-2.19 薩拉熱窩 39 1590 49南斯拉夫
151988.2.13-2.28 卡爾加里 46 1423 57加拿大
161992.2.8-2.23 阿爾貝維爾 57 1801 64法國
171994.2.12-2.27 利勒哈梅爾 61 1739 67挪威
圖為第一個冬季奧運會冠軍——美國選手查爾斯·朱特勞
圖為第七屆冬奧會上連奪3金的奧地利的托尼·扎勒
圖為第八屆冬奧會上得到兩枚金牌的蘇聯選手利迪婭·斯科布利科娃
圖為第九屆冬奧會上獲金牌最多的運動員——蘇聯女教師博亞爾斯基赫
圖為第十屆冬奧會上法國選手基利連連奪冠
圖為第十八屆冬奧會上我國選手徐囡囡獲得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決賽銀牌
圖為規模盛大的第十五屆冬季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