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9日 (農歷冬月十二),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實體經濟。
2008年12月09日 《國際融資》
●分析全球金融危機如何影響中國實體經濟
美國次貸危機正逐步演化成“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機。這場金融危機對中國有何影響呢?有種僥幸的觀點認為,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僅僅是外匯儲備的縮水和金融機構投資美國次級債的損失,對中國實體經濟影響很小或基本上沒什么影響。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使中國經濟在本次危機中深受其害
■趙勇
隨著美國華爾街投行巨頭雷曼兄弟的倒閉,美國次貸危機正逐步演化成“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將產生“顯著且深遠”的影響。這場金融危機對中國有何影響呢?有種僥幸的觀點認為,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僅僅是外匯儲備的縮水和金融機構投資美國次級債的損失,對中國實體經濟影響很小或基本上沒什么影響。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使中國經濟在本次危機中深受其害。
進出口行業:風口浪尖
在全球金融風暴中,處于風口浪尖的中國進出口行業受到的沖擊最直接也最嚴重。首先,危機從金融層面轉向經濟層面,削弱了美國消費,直接影響中國對美出口。美國消費支出占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國國內消費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同期中國消費者支出約為1萬億美元。除了出口數量減少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海外企業的違約率也開始上升,出口企業的外部信用環境進一步惡化。
房地產行業:遭遇寒冬
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下滑,使中國房地產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寒冬”。未來房產業的成交量持續下滑、購房者信心減弱和持幣觀望、空房率持續增加與毛利率下降,將導致開發商遭遇現金流的困擾,銀行業中的房地產不良貸款風險將大大提高。
鋼鐵、有色金屬行業:陰云籠罩
作為全球第一大鋼材生產國和鋼材出口國,2006年中國的鋼材出口量達到了4300萬噸,2007年達到了6264萬噸,而2008年1~8月份,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鋼材出口4184萬噸,同比減少325萬噸,下降7.2%。鋼材出口的減少,加上房地產、造船、汽車三大行業的不景氣使市場上對鋼材的需求量銳減,同時,國內鋼材庫存卻在上升。除了中小鋼廠以外,寶鋼、武鋼、唐鋼、鞍鋼、沙鋼等大型鋼廠也開始以生產線輪流排產檢修的名義限產。
除了鋼鐵行業,銅、鋁等有色金屬行業也深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有色金屬市場現貨與期貨并存,銅等主要有色金屬期貨衍生金融商品的屬性突出,價格走勢與金融形勢密切相關,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關聯緊密的商品。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加劇,使投資者對幾乎所有金融商品失去信心,撤離期貨市場,直接導致包括有色金屬期貨在內的衍生金融商品價格出現下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和消費國,有色金屬價格的暴跌,不僅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生產經營造成重要影響,也將影響到相關產業,進而對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產生影響。
其他行業:難以幸免
其他行業會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嗎?筆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全球性金融危機會通過以下3個渠道波及到其他行業。第一,居民的消費需求大大降低。一方面,金融危機帶來的股市暴跌,使投資者資產縮水,減弱了部分居民的實際購買力,股市調整的財富“負效應”將前所未有地顯現。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存在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使人們對風險的恐懼程度普遍上漲,對未來的就業狀況和收入預期不甚樂觀,當收入預期不佳時,居民會壓縮一些非必需性的消費。第二,受整體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企業投資普遍缺乏信心,會出現“慎貸”的現象,從而使投資需求下降。第三,目前全球金融體系處于動蕩之中,銀行不良資產大幅上升,為避免風險,他們會提高信貸標準,使企業貸款和個人消費信貸難度加大。這些都會使社會總需求減少,使宏觀經濟環境惡化,從而對各個行業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