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6年前的今天,1888年12月17日 (農歷冬月十五),北洋海軍正式成軍 丁汝昌為海國提督。
1888年12月17日,清政府北洋海軍正式成軍,任丁汝昌為海國提督。北洋海軍是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軍,由北洋大臣李鴻章一手控制。1880年李鴻章創辦北洋海軍,在天津設立水師學堂。北洋海軍有兩個根據地:威海衛軍港停泊戰艦,旅順軍港修理船只,各設提督衙門,保衛渤海口。李鴻章聘用英國人瑯威理、德國人式百齡擔任訓練海軍的主要職務。中法戰爭后,李鴻章利用海軍衙門整頓海防的名義,4年間用巨款向英德兩國訂購艦船14艘,擴充北洋海軍。其中“定遠”、“鎮遠”兩只鐵甲艦,噸位均達7300多噸,用銀300萬兩。1888年制定《北洋海軍章程》,編成北洋艦隊,12月17日成軍,共有船艦25艘,官兵4000多人。除定遠、鎮遠(主力艦)外,還有經遠、致遠、靖遠、來遠、洛遠、超勇、揚威七艘巡洋艦,其余為蚊子炮船(炮艦)、魚雷艇、教練船、運輸船等。以淮軍將領丁汝昌為提督,駐威海衛;以林泰曾、劉步蟾為左、右翼總兵。1887年后,由于清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李鴻章將每年海軍軍費移修頤和園以向慈禧獻媚,因此北洋海軍成軍之后,軍力再無發展。北洋海軍最后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由于李鴻章的妥協投降、保船避戰方針,而全軍履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