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1日 (農歷冬月初八),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袁世海辭世。
袁世海先生
李逵、項羽、張飛、曹操……曾塑造出中國京劇史上一系列經典形象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袁世海,因病醫治無效,于12月11日上午10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誰也沒想到這位備受觀眾愛戴的京劇大師竟會走得如此突然。就在此前一天,他剛剛從東北巡演歸來,又給中國京劇院院長吳江打電話,商議著今年的春節晚會上唱一出《牛皋招親》的事。而這,竟成了這位一輩子為戲活著的大師最后的遺愿。
二歲喪父、幼年家貧的袁世海,從小酷愛京劇。他8歲拜師學藝,先后師從許德義、吳彥衡、葉春盛、葉福海、裘桂仙、郝壽臣,從習武、學老生,到改練架子花臉,在學藝生涯中,勤學苦練,博采眾長。解放前,他先后和尚小云、梅蘭芳等名家合作,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劇目共有300余出。在從師學藝以及同各流派藝術家合作演出中,他吸取了各家精華,逐步形成獨特的表演風格。
幾十年來,袁世海一直活躍在我國京劇舞臺。在他之前,京劇舞臺是生旦為主、花臉為輔。在前人的基礎上,他創造出架子花臉銅錘的“袁派”藝術,開創了花臉為主、生旦為輔的新戲路。他還是較早涉足京劇現代戲表演的藝術家之一。在現代京劇《白毛女》、《紅燈記》、《林海雪原》、《平原作戰》等劇目中創造的不同角色給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尤其是1964年飾《紅燈記》中鳩山獲得好評,影響甚大。
袁世海的表演風格質樸豪放,剛勁有力,以情傳神。他所開創的袁派藝術以規范而豐滿的工架、高亢而渾厚的嗓音、清晰而厚實的念白、端整而大氣的扮相,贏得了廣大戲迷的喜愛。他的代表劇目《霸王別姬》、《捉放曹》、《將相和》、《野豬林》、《黑旋風李逵》、《群英會》、《橫槊賦詩》、《華容道》、《九江口》等,都是我國戲曲舞臺上久演不衰的經典佳作。尤其是袁世海形象地塑造了曹操、李逵、張飛、魯智深等舞臺形象,出神入化,膾炙人口,被戲迷親切地譽為“活曹操”、“活李逵”、“活張飛”和“活魯智深”。
12月22日上午10時,袁世海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將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