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2年前的今天,1792年12月1日 (農歷十月十八),俄羅斯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出生。
尼古拉斯·伊萬諾維奇·羅巴切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Лобаче́вский,英文Nikolas lvanovich Lobachevsky)(1792年12月1日—1856年2月24日),俄羅斯數學家,非歐幾何的早期發現人之一。
羅巴切夫斯基于1807年進入喀山大學,1811年獲得物理數學碩士學位,并留校工作。1814年任教授助理,1816年升為額外教授,1822年成為常任教授。從1818年起,羅巴切夫斯基開始擔任行政職務,最先被選進喀山大學校委會。1822年擔任新校舍工程委員會委員,1825年被推選為該委員會的主席。在這期間,還曾兩度擔任物理數學系主任(1820—1821,1823—1825)。由于工作成績卓著,在1827年,大學校委會選舉他擔任喀山大學校長。1846年以后任喀山學區副督學,直至逝世。
羅巴切夫斯基在嘗試證明平行公理時發現以前所有的證明都無法逃脫循環論證的錯誤。于是,他作出假定:過直線外一點,可以作無數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如果這假定被否定,則就證明了平行公理。然而,他不僅沒有能否定這個命題,而且用它同其他歐氏幾何中與平行公理無關的命題一起展開推論,得到了一個邏輯合理的新的幾何體系—非歐幾里得幾何學,這就是后來人們所說的羅氏幾何。
羅氏幾何的創立對幾何學和整個數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一開始并沒有引起重視,直到羅巴切夫斯基去世后12年才逐漸被廣泛認同。羅巴切夫斯基在數學分析和代數學方面也有一定成就。
點評:歐氏幾何都沒懂,非歐幾何只有崇敬了
乙巳年十月十二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