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6年前的今天,1948年11月27日 (農歷十月廿七),中共部署平津戰役東北野戰軍入關。
東北野戰軍進入山海關
1948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軍委為防止蔣介石將平、津地區之嫡系軍隊南撤,加強其長江防線,進一步明確提出了抑留并殲滅傅作義集團于華北地區的作戰方針,并決定提前發起平津戰役。為此,令東北野戰軍立即結束休整,夜行曉宿,隱蔽入關,首先隔斷平、津和津、塘間國民黨軍的聯系,將其分割包圍,然后各個殲滅;令華北第一兵團停攻太原,第三兵團撤圍歸綏,以免攻克該城后,使傅作義感到孤立而早日撤逃;令華北第三兵團茵先在平綏路中段發起攻擊,包圍張家口地區之守軍,吸引傅作義部西援然后出擊平張線,以抓住傅系,拖仲蔣系,為東北野戰軍主力前出平、津、塘、唐之間,爭取時間;并通過與傅作義進行接觸,將其穩祝中共同時指示新華社、廣播電臺多發東北部隊在東北祝捷慶功、練兵、開會及林彪在東北活動的消息,造成解放軍在東北休整的假象以麻痹傅作義。
東北野戰軍主力在22日開始南下入關。主力部隊包括12個縱隊和全部特種兵共約80余萬人。各縱隊分3路從喜峰口、冷口等處進軍關內。林彪、羅榮桓等也于30日,率指揮機關從沈陽出發追趕部隊。東北野戰軍越過長城,進入關內以后,被傅作義部發覺;為了爭取時間,各縱隊全部改為白天行軍,取捷徑進山海關。傅作義部沒有料到解放軍入關這樣迅速,慌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