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4日 (農歷十月初六),美國“死亡醫生”被控一級謀殺。
1998年11月24日,在“安樂死”本身是否合法還存有很大爭議的情況下,美國電視臺首次直播了醫生對病人實施“安樂死”的細節。()
11月22日“死亡醫生”這一節目吸引了美國本季度以來最多一次電視觀眾。
11月24日,以幫助病人實施安樂死而出名的美國醫生杰克·克沃科恩被美國密根州地方法庭指控犯有“一級謀殺罪”。
法官克弗得說:“每個人都沒有剝奪其他人生存的權利,不管病人是否愿意。”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因為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11月22日那天的“60分鐘”節目中播放了一盤引起高度爭議的有關“安樂死”的錄像帶。
“安樂死”錄像帶未經剪輯即被播出
克沃科恩曾幫助過130位絕癥患者自殺
已有30年歷史的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新聞節目從來沒有像這一天這樣吸引如此眾多的觀眾,招來如此之大的知名度,激起如此強烈的反響。自從11月22日的“60分鐘”節目播出之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總部和下屬電視臺的每一部電話都被如同潮水一般涌來的觀眾來電淹沒了。
在播出這期節目的10天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著名的老牌記者、80歲的麥克·威利斯突然接到了退休醫生杰克·克沃科恩打來的一個電話。
這年70歲的杰克·克沃科恩在美國是一個相當有名氣的人物。他之所以有名,是因為他提倡對絕癥病人實施“安樂死”,并且曾幫助過130多位絕癥患者自殺。由于協助他人自殺,克沃科恩曾經4次被司法部門指控,其中3次被判無罪釋放,另外一次指控被判無效。
威利斯知道,克沃科恩肯定有大新聞。果然,克沃科恩給他帶來了一盤這年9月17日他對一名病人實施“安樂死”的錄像帶!克沃科恩告訴威利斯說,他希望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能在其最有名、最權威的“60分鐘”節目中播放這盤錄像帶。克沃科恩直言不諱地對威利斯說:“我親自把帶子送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目的是為了讓警方來逮捕我,從而引發一場全國性的針對‘安樂死’的大辯論。我必須逼司法部門采取行動,他們現在必須控告我,不然的話就等于他們承認‘安樂死’沒有法律爭議了!”威利斯和節目監制人唐·休伊斯聽完克沃伊恩的話后斷然拒絕了他的要求。在克沃科恩的一再堅持下,威利斯·唐·休伊特馬上改變了主意,他們決定不做任何剪輯就播放這盤錄像帶。
節目采用威利斯和克沃科恩一邊觀看錄像帶,一邊采訪的形式進行錄制。克沃科恩介紹說,這位自愿以“安樂死”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絕癥患者底特律市民盧·格拉格。他在病床上立下了自愿“安樂死”的字據,并且得到了他妻子和其他家人的支持。錄像帶忠實地記錄了克沃科恩為盧·格拉格實施“安樂死”的全過程。這條特別的節目立即被送到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總裁安德魯·海沃德的辦公室。海沃德從頭到尾審查了這個節目,然后當場拍板說:“這個節目播出后肯定會引起極大的爭議,但你們處理得很好。我為‘60分鐘’大膽創舉感到驕做!引起爭議不要怕,因為新聞精神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引發大眾的爭論,思索我們遇到的難題!”
11月22日的“60分鐘”節目如同投到美國的一顆“原子彈”。節目所引起的反響甚至超出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原先的估計。反響最強烈的當屬美國的新聞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編輯史蒂芬·史密斯說:“我真不敢想象,像‘60分鐘’這樣有檔次的權威節目竟然播放一個人死亡的錄像帶。
我壓根兒不相信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花言巧語的辯解,說他們播放這盤錄像帶的原因是為了激起公眾對‘安樂死’的討論。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位《波士頓環球報》的編輯坦言說,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這回辦的“60分鐘”節目“非常的不光彩”,是“愚昧的舉動”。他說:“哥倫比亞廣潘公司是用虛情假意來麻痹觀眾,而克沃科恩則騙取病人的同意,然后馬上用藥品殺死了他。”美國大學社會關系學院的講師桑福德·烏格爾說:“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播放這種節目非常的荒唐,找根本沒有興趣去看它。由此可以想象制作這種節目背后的文化背景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下屬的6家地方電視臺不約而同地拒絕播放當天的“60分鐘”節目。
宗教界反應同樣的激烈:在華盛頓地區,紅衣主教希基號召羅馬天主教徒抗議電視臺播放克沃科恩提供的錄像帶。他說,播放這一盤錄像帶就意味著讓人們在文化上接受“安樂死”,而現實中“安樂死”還有很大的爭議。所以不能讓它來誤導民眾!在11月27日出版的《天主教論壇》周刊的編者按中,號召天主教徒們給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新聞機構和地方新聞協作單位WUSA寫信,傳真或者打電話表示抗議。紅衣主教希基的發言人蘇珊·吉布斯說,“我們要讓電視第9頻道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知道,在電視上看著一個人被謀殺是不能為民眾所接受的。更可怕的是,據說克沃科恩先后幫130人實施自殺,他不是兇手是什么?”
然而,也有人支持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這一做法:自始至終參加這一節目采訪與制作的麥克·威利斯說,那些指責與批評都是“沒有頭腦”和“瞎叫喚”。他說:“這才是真正的死亡和面對死亡的態度。這并沒有什么可怕的,醫生先讓一個絕癥患者睡了過去,然后再平靜地死去,因為他自己扣他的家庭都希望能以這種方式結束生命。”《紐約時報》的電視評論家沃爾特·古德曼說:“電視記者的任務就是播出新聞,所以我覺得沒有理由批評‘60分鐘’節目的所做所為。雖說我自己也反對協助死亡,但既然在美國有人自己決定‘安樂死’,那么為什么不能讓大家都多了解一些呢?”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總裁安德獸·海沃德說:“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批評也是對電視節目的一種肯定!”那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是否有必要非要播放死亡發生那一剎那的情景呢?海沃德說:“我們既然用了這盤帶子,那么就省不掉,并且這就是新聞所在!”
針對紅衣主教希基把WUSA播放此次節目跟上次播放一個人在橋上自殺的節目相比較的情況,WUSA的總裁迪克·雷恩格蘭德說,這兩個節目完全不同:“這次節目播的是一位絕癥患者自愿選擇結束生命的方式,而上次在橋上自殺的人就是另一碼事。我們電視臺實際上也沒有播出他跳下橋的情景。”
不過,那些真正了解新聞內情的人則一針見血地指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此舉確實有拉觀眾、提高收視率之嫌。當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節目制作人都異口同聲地否認提高收視率之嫌的時候,11月22日“死亡醫生”這一節目吸引了本季度以來最多一次電視觀眾,其收視率高居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本周收觀率之首。
正當新聞界就這一節目吵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美國的司法部門不得不介入了。就在節目播出的第二天,克沃科恩面帶微笑地走進密歇根州的警察局自首,他被判交罰金75萬美元后獲釋。負責調查此案的法官戴維·戈西卡說,“且不說克沃科恩是否違反了‘安樂死’的有關法律,光是他向電視臺提供本就不應該透露的錄像帶一條就夠判他5年的監禁。我們現在不好說他是否違反了‘安樂死’的有關法律,我們在審查他拍的錄像帶后如果發現他果然有協助他人死亡的確鑿證據,那么可以判他終身監禁。直到現在,克沃科恩只是聘睛一位州立大學的法學教授當他的法律顧問,根本不請律師,揚言要在法庭上自己為自己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