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1月18日 (農歷十月初十),我國電影藝術家塞克逝世。
1988年11月18日,我國詩人、話劇、電影表演藝術家塞克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82歲。
塞克同志1906年出生于河北省霸縣,早在20年代,他就以年青詩人的姿態出現在中國新文學的早期文壇上。1927年,塞克在上海參加田漢領導的“南國社”,演出《南歸》一劇,聲名大著,從此開始話劇表演生涯。嗣后在上海明星公司擔任演員,并在“新地劇社”、“獅吼劇社”擔任領導、導演,為我國早期的電影、話劇藝術作出了貢獻。他還翻譯了高爾基的《夜店》和許多蘇聯歌曲的歌詞,創作演出了《流民三千萬》、《鐵流》等抗日劇目。塞克是中國救亡歌曲的重要詞作者,也是新音樂運動的旗手之一。著名的抗戰救亡歌曲《救國軍歌》、《心頭恨》、《抗日先鋒隊》等,歌詞都出于他之手。1935年以后,他參與組織中國歌曲作者協會和救亡演劇第一隊,并參加了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西北戰地服務團。1938年,塞克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任教授,導演了話劇《九·一八前后》、《欽差大臣》。以后,他任延安青年藝術劇院院長、陜甘寧邊區參議員、陜甘寧邊區政府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他還與冼星海共同創作了《生產大合唱》戰斗歌曲。
解放戰爭期間和建國后,塞克同志先后擔任熱河省文聯主任、全國文協佳木斯分會主任、遼北省政府教育廳副廳長兼遼北學院副院長、東北魯迅文藝學院院長和東北人民藝術劇院院長。1953年后任中央實驗歌劇院顧問,后改為中國歌劇舞劇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