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1月15日 (農歷十月初一),我國第一家婚姻介紹所成立。
在80年代初,“大齡青年”、“搞對象”就跟時下“上網”一樣是使用頻率相當高的詞匯,而解決大齡青年的婚姻問題則幾乎是全社會的共識,用“齊抓共管”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1984年,中共中央書記處甚至還專門召開過一次會議討論30歲以上未婚青年問題,胡耀邦同志和陳云同志指示,要求各級黨組織給予應有的關心和重視,各級工會、婦聯和共青團要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認真抓好。婚姻介紹所正是在當時這種背景下產生的“新生事物”。
由于種種原因,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楊大文、民政部原婚姻管理司司長王德意以及現在歸回管理婚姻家庭事務的民政部基層政權司等專家或部門均表示,我國第一家婚姻介紹所很難有定論。一般認為,1982年11月中旬成立的廣州市青年婚姻介紹所是第一家。該婚姻介紹所是由中共廣州市委、市政府撥專款、配備工作人員,由廣州市委籌劃創辦的一所為未婚青年介紹戀愛對象的常設性服務機構,帶有機關性質。介紹所通過設立卡片自由查閱,按對舉薦戀愛對象、組織交友結誼覓知音晚會以及郊游等方式為未婚青年牽線搭橋。至1984年6月,先后共撮合了1400多對有情人,成功率達14.4,高居全國婚姻介紹所之首。他們的成功經驗曾被《中國青年報》報道過。[www.LiShiJinTian.com]
1984年6月20日,全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婚姻介紹所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全國總工會舉行。這時,30至40歲的大齡未婚青年北京市有3.4萬,廣州市有6萬,天津市有6.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