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5日 (農歷八月廿六),首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行。
首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1999年10月5日晚在深圳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朱镕基首先代表中國政府對前來參加此次交易會的所有海內外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
朱镕基說,當今世界,知識不斷創新,科技突飛猛進,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日益加快,促進了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推動了世界產業結構的深刻調整,帶動了國際貿易與合作的全面加強。如何適應新時期知識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迎接國際科技競爭的新挑戰,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
朱镕基指出,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實現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經濟發展的任務尤其緊迫。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要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全面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朱镕基說,今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召開了全國技術創新大會,作出了《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對新形勢下推進科技進步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了具體部署。中國建立了一整套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頒布了一系列鼓勵技術創新和發展高科技的政策規定,科學技術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已經并繼續在顯著增強。
朱镕基強調,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形勢下,積極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對世界各國加快科技進步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正是為了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技術合作,中國政府決定每年在深圳舉辦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這次交易會上,比較集中地展示了新中國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的高新技術成果,為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走向國際市場創造條件。通過交易會,他們將更好地把握國際市場需求變化,增強高新技術研究開發的針對性、實用性,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迅速地轉化為富有市場競爭力的商品。同時,我們也希望更多地了解和學習當今世界的各種先進技術,更好地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快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現代化的進程。
朱镕基最后說,放眼神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展望未來,科技創新,前程似錦。讓我們以科學的態度,創新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努力開拓人類發展的新世紀。
隨后,朱镕基宣布首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開幕。
由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科學技術部、信息產業部、中國科學院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本屆“高交會”,以高新技術成果交易為鮮明特色,面向國際、輻射全國,其內容為三大部分:高新技術成果交易,高新技術產品展示、交易,高新技術論壇。開幕式由“高交會”組委會主任、深圳市市長李子彬主持。[Lssdjt.com]
參加本屆“高交會”的共有86個代表團,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以及香港、澳門、臺灣均分別組團,有兩個海外留學生團,有北大、清華、香港科技大學、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等27所海內外高校獨立組團,還有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法國、新加坡、韓國等27個國家也組團參展和參加交易。
本次交易會的參展企業和機構共計2856家,參加交易的投資商有955家(其中境外的為125家)。累計征集項目達15000多項,其中已經上網的項目為9000多項,參展項目4159項,涉及信息技術、光機電一體化、航天、航空、新材料、生物、海洋、環保農業、能源等技術領域。30余家跨國公司和一批國內著名的高新技術企業展示其最新產品和技術。
“高交會”期間還舉辦“高新技術論壇”,就“知識經濟與國際戰略”、“21世紀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技術創業投資”4個主題舉辦36場專題報告會,演講者既有中國“兩院”的院士、國際著名經濟學家,也有跨國公司的總裁和諾貝爾獎獲得者。
開幕式后,舉行了題為“擁抱未來”的大型歌舞表演。
本屆“高交會”為期5天,于10日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