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0月23日 (農歷九月二十),匈牙利十月事件爆發。
街上出現了路障,市中心的斯大林像被拉倒
匈牙利人民政權建立后,政府總理、黨的第一書記拉科西照搬蘇聯模式,經濟上片面發展重工業,政治上制造個人崇拜,破壞法制,引起人民強烈不滿。1956年蘇共20大后,匈牙利各界猛烈抨擊拉科西的錯誤。同年7月,格羅接替拉科西任黨的第一書記,但局勢依然不穩。
10月23日,布達佩斯近20萬名大學生和群眾舉行示威游行,要求格羅辭職,納吉上臺。游行者推倒了市內的斯大林鑄像,同保安部隊發生武裝沖突。24日,納吉出任總理,匈牙利勞動農民黨宣布戒嚴,并請蘇聯出兵干預。第二天,格羅被解職,卡達爾接任第一書記。納吉呼吁停止流血沖突,恢復秩序,同時宣布解散保安部隊,并就蘇軍撤兵問題同蘇聯達成協議。在匈牙利局勢混亂之時,帝國主義派遣大批間諜進入匈牙利,國內反革命分子也乘機破壞,局勢失去控制。10月30日,一些群眾被煽動進攻布達佩斯市委大樓,市委書記和大樓保衛人員被殺害,各地發生了多起殘殺共產黨人和保安人員事件。同日,納吉宣布結束一黨執政。11月1日,宣布匈牙利退出華約組織,實行中立。4日,以卡達爾為首的匈牙利工農革命政府成立。同日,蘇軍再次開進布達佩斯,納吉政府垮臺。11月23日,納吉被捕。1958年6月16日,以反革命罪被判處死刑,1989年7月,匈牙利最高法院宣布納吉無罪,前判決無效。1956年匈牙利事件期間有2000多人死亡,幾萬人受傷,經濟損失達200多億福林。
在匈牙利事件中,這個只有16歲的女孩子也參加了反抗蘇軍入侵的隊伍
在激烈的巷戰后留下的蘇聯軍官尸體及被摧毀的坦克
卷入動亂的有婦女、產業工人和裴多菲俱樂部的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