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3年前的今天,1931年10月18日 (農歷九月初八),托馬斯·愛迪生逝世。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
(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
愛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城一個勞動人民家庭。他只上了三個月的學,就因“愚鈍糊涂”被勒令退學了。他的母親決定自己教兒子讀書識字,并教育他要誠實、愛祖國、愛人類。
愛迪生最早的興趣是在化學方面,他收集了二百來個瓶子,并節(jié)省每個小錢去購買化學藥品裝入瓶中。12歲時,他在家里成立了一個化學實驗室。為了買實驗器材,他到火車上當報童。一段時間后,他買下了一家舊印刷廠,開始出版報紙--第一份報紙竟是在火車上印刷的。他15歲時,在鐵軌上搶救了一位兒童,這孩子的父親非常感激他,并教他學習收發(fā)電報,不久,他就以最快速的報務員之稱在美國享有盛名。1861年美國爆發(fā)了南北戰(zhàn)爭,愛迪生利用火車的便利條件,辦了一份小報來傳遞戰(zhàn)況和沿途消息。他一人兼任記者、編輯、排字、校對、印刷、發(fā)行的工作。小報受到歡迎,他也從緊張的工作中增長了才干、知識和經驗,還掙了不少錢,得以繼續(xù)進行化學試驗。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時,列車突然顛簸,使一塊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燒。列車員趕來撲滅了火焰,也狠狠地給了他一個耳光,打聾了他的左耳,他被趕下了火車,那時愛迪生才16歲。
發(fā)明電燈時的愛迪生
挫折并沒有使愛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電報,經過反復鉆研,1868年愛迪生搬到波士頓后發(fā)明了一臺自動電力記錄器,這是他的第一個發(fā)明。但他卻賣不出去,因為政治家們都喜歡自己親自查選票。第二年到紐約后他才賣出去,這是一臺證券行情自動記錄收報機,他掙了4萬美元。他用這筆錢開辦了工程咨詢業(yè)務所,1876年,他成功地在新澤西州的門洛帕克辦起了他自己的工業(yè)用實驗室。后來他又發(fā)明了兩種新型的電報機。1877年他發(fā)明了碳精電話送話器,使原有的電話聲音更為清晰;此外他還發(fā)明了留聲機。人們都稱他為“魔術師”。先后有1093項發(fā)明在這個實驗室里研制成功,其中有389項是關于電燈和電力的,195項是關于留聲機的,150項是關于電報的,141項是關于蓄電池的,還有34項是關于電話的。另外象電車、電梯、甚至與電力無關的橡皮的發(fā)明都出自這位天才之手。他在發(fā)明電燈過程中發(fā)現的“愛迪生效應”成為后來電子管和電子工業(yè)的基礎。(歷史今天)ǚ@ìěá&ǎě
1878年9月愛迪生31歲時開始研究電燈。那時煤氣燈已代替煤油燈,但火焰閃爍不定,而且在熄滅時產生有害氣體;弧光燈也已發(fā)明,并在公共場所使用,但由于燃燒時發(fā)出嘶嘶聲而且光亮過于耀眼,不宜用于室內。當時許多歐美科學家已在探求制造一種新的穩(wěn)定的發(fā)光體。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愛迪生研究了弧光燈后宣布他能發(fā)明一種使人滿意的光,但需要錢。那時他已是一個有了170項發(fā)明專利權的人,他的發(fā)明給資本家?guī)砗艽罄麧櫍虼艘粋€財團愿意向他提供資助。經過幾千次失敗,1879年4月他改進了前人的棒狀、管狀燈,做出了一個玻璃球狀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個經過碳處理的棉線固定在玻璃泡內,抽出了空氣、封上口、通上電流,它發(fā)光了,一種新的照明物出現了。
1880年至1882年間,愛迪生設計了電燈插座、電鈕、保險絲、電流切斷器、電表、掛燈,還設計了主線和支線系統(tǒng),又制成了當時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發(fā)電機,并在紐約建立第一座發(fā)電廠,開辟了第一個民用照明系統(tǒng)。后來他又同喬治·伊斯曼一起發(fā)明了電影攝影機。愛迪生的三大發(fā)明:留聲機、電燈和電力系統(tǒng)、電影攝影機,豐富和改善了人類的文明生活。
愛迪生的聲譽非常大。1878年當他宣布自己正在研究用電來照明時,當時用來照明的煤油的股票價格竟急劇下跌。經過數千次的實驗之后,愛迪生終于在1879年末第一次展現出了電的光亮。1889年他研制出第一張可實際放映的影片。在他晚年,這位以“門洛帕克奇才”而著稱的老人受到公眾無比的尊敬。
愛迪生背后墻上掛著的是用他發(fā)明的顯微攝影技術拍攝的細菌照片
這位給世界帶來電燈、留聲機、電影以及上百項發(fā)明的偉人于1931年10月18日去世,終年82歲。然而至今為止還沒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9個發(fā)明專利權的記錄,人們稱他為發(fā)明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