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7年前的今天,1937年10月11日 (農歷九月初八),淞滬戰線大場之戰爆發。
10月,日本空軍繼續轟炸上海
1937年10月11日,日軍突破淞滬戰場中國守軍第一道防線后,發動了大場戰役。日軍憑借戰車及優勢炮火的掩護,由蘊藻浜北岸強渡蘇州河,中國守軍左翼兵團、中央兵團主力,構成以大場為核心的環形防御。日軍則對中國守軍形成馬蹄形包圍圈。中國軍隊頑強阻擊日軍,激戰幾晝夜,給敵人以大量殺傷。
10月15日,中國守軍第二十一集團軍奉命增援大場。
17日,秦慶武團1400余人全部犧牲。18日晚起,中國守軍左翼兵團第六十六軍,中央兵團第四十八軍和八十七師等部,以3萬兵力組成3路敢死隊,實施反突擊,激戰數晝夜,大部戰死。日軍傾其兵力大舉反攻。
25日,大場陣地被日軍攻陷。淞滬戰場的中國軍隊四面受敵,被迫戰略轉移,撤至蘇州河陣地,戰場從市區北郊轉入市區。
中日雙方在閘北反復較量。這是10月27日的彌天硝煙
10月,日軍轟炸上海北火車站。這是被炸毀的上海鐵路管理局大廈
上海守軍在馬路上修筑工事
入侵上海閘北的日軍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