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3年前的今天,1901年10月1日 (農歷八月十九),阿富汗國王阿卜杜·拉赫曼汗去世。
阿卜杜·拉赫曼汗,阿富汗國王(1880~1901),多斯特·穆罕默德汗之孫。在爭奪王位繼承權的斗爭中,其父阿弗扎爾汗遭到失敗,阿卜杜·拉赫曼也于1869年逃到布哈拉。第二次英阿戰爭中,他在俄國人的慫恿和支持下,于1880年從中亞回到阿富汗,并同英國殖民者達成妥協(見阿富汗抗英戰爭)。英軍撤離后,他一方面擊潰阿富汗人民的抗英武裝力量,另一方面無情打擊地方封建割據勢力,保證國內的統一。他沒收伊斯蘭教會和一部分酋長的土地,放逐一些酋長,改組政府機構,加強中央權力,統一度量衡和幣制。這些措施削弱了地方割據勢力,從而有利于商業貿易的發展。并且,開始實行內政改革、聘請外國專家,引進外國兵工機器,建立了第一所近代化醫院。
19世紀70年代以后,英國人開始侵略印度與阿富汗邊境的帕坦族獨立部落地區,遭到這些部落人民的英勇抵抗,阿卜杜·拉赫曼汗同情這些部落的斗爭,給他們以各種支援。1885年9月,就阿富汗西北國界問題同俄國達成協議。在英國軍事與外交的強大壓力下,他于1893年被迫接受“杜蘭線”為印、阿邊界線。1901年10月1日去世。阿卜杜·拉赫曼汗著有《自傳》一書,記述其生平和對阿富汗內政外交的主張。
評論:為國家統一發展做了一定貢獻
乙巳年八月初十 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