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9年前的今天,1945年1月31日 (農歷臘月十八),蘇軍連續向柏林外圍發動進攻。
蘇軍炮隊向柏林挺進
1945年1月31日, 鋪天蓋地的暴風雪沒有能夠阻礙蘇軍攻入柏林的外圍城市。 喬治-朱可夫元帥的第一軍離這座首都最近,他們占領了柏林東北方向的拜爾斯道夫鎮,離柏林僅有67英里。納粹在廣播中說出了他們對朱可夫馬上就要正面出擊柏林的恐懼。
朱可夫穩扎在柏林城的邊緣之處,而其他紅軍部隊則迂回到數百里之外的的東部和南部。一支共產黨的隊伍封鎖了東普魯士首都柯尼斯堡。另外一支隊伍向摩們維恩山峽--通往布拉格和維也納的要道--挺進22英里。幾家西方報紙報道納粹嚇破了膽,但蘇軍報告說德軍反抗還同以往一樣瘋狂。
紅軍占領了奧得河沿岸150英里的地盤, 將東西兩側的納粹部隊隔離開來。這幾支被隔離的部隊本來是準備保衛法蘭克福的。下一個要被攻陷的柏林外圍城可能就是法蘭克福。
德國難民像被獵狗追蹤的狐貍一樣跑在蘇軍的前面。其中有些人曾住在希特勒在波蘭強奪的區域“生活區”里。其他老百姓來自德國東部地區。巴黎一家電臺廣播說,蘇軍在羅茲一個城里就圍攏了20萬德國百姓。
在那些難民中有些是希特勒的將領,據說海因里希- 希姆萊就在其中。希特勒命令他們趕往東部前線,“制定和實施強硬的決策”。然而,除了投降之外,任何決策都會被證實是強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