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2年前的今天,1922年1月12日 (農歷臘月十五),香港海員大罷工。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非常重視領導工人運動。香港海員大罷工,就是我國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中一次重要的罷工斗爭。香港的中國海員工人受英帝國主義的直接壓迫,生活非常困苦。由于他們經常到歐美各國航行,受到當時世界革命潮流的影響,所以覺悟較高。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員要求增加工資,遭到英國資本家拒絕后,就在海員工人的工會組織——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的蘇兆征、林偉民等領導下,開始舉行大罷工。到1月底,包括運輸工人在內,罷工人數增至兩三萬人。香港英國當局對工人罷工極為恐慌,2月1日,以武力封閉了海員工會和運輸工會,并逮捕罷工領袖。工人群眾聯合起來,組成糾察隊,奮起反抗。在廣州附近農民的支援下,封鎖香港,斷絕交通。從2月27日起,香港各工會陸續開始罷工,到3月初,罷工人數激增到10萬以上,其中包括郵局和銀行職員、仆役、廚役、轎夫等。罷工浪潮席卷了整個香港,使繁華的香港成為“死港”、“臭港”。香港英國當局驚呼,罷工“陷本殖民地于危險之境”,于是英帝國主義進行野蠻鎮壓,罷工工人毅然離港回廣州。3月4日,工人們成群結隊徒步返回廣州,行至離香港6公里的九龍沙田地區時,遭到英國軍警的開槍射擊,當場打死打傷數百人,造成“沙田慘案”。英帝國主義的屠殺行為更加激起了廣大工人的義憤,他們決心與香港當局斗爭到底。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工人的支持下,香港工人的罷工斗爭堅持了56天,使英帝國主義在華經濟利益遭受巨大損失。罷工期間,正值中國的舊歷年關,香港物價飛漲,很多商品來源中斷,整個香港關門閉戶,秩序混亂。3月8日,罷工談判協約簽字,港英當局被迫接受海員們提出的條件,明令取消2月1日公布的封閉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的反動命令,送還被拆除的工會牌子,釋放被捕工人,并答應撫恤在沙田慘案中死難的工人,增加工資15-30%。至此,香港海員大罷工勝利宣告結束。這次罷工的勝利,鼓舞了武漢、上海、廣州、澳門等各地工人群眾的斗爭,成了我國工人運動史上第一次高潮的起點。
香港海員罷工領導人蘇兆征
甲辰年十二月十三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