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大學最好的專業是什么 湖南農業大學王牌專業是什么
湖南農業大學最好的專業是什么,湖南農業大學是一所省重點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19個學院,78個本科專業,那么湖南農業大學王牌專業有哪些?學什么專業好?今天為考生家長們盤點了湖南農業大學專業排名,這些都是湖南農業大學最好的專業,也是優勢特色專業,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
湖南農業大學最好的專業是什么
一:湖南農業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2022年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農學、植物保護、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茶學、動物科學
2022年湖南省級特色專業8個:農業資源與環境、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生態學、動物醫學、動物藥學、動植物檢疫、水產養殖學
2022年省重點、培育專業專業6個:生物技術、動物醫學、動物藥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茶學、植物保護
二:湖南農業大學專業排行榜(國家級特色專業)
1.農學
師資力量:現有專業教師28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6人,講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1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3人。
專業基礎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土壤肥料學、農業氣象學、植物病理學、植物害蟲學、農業微生物學、遺傳學、田間試驗與生物統計。
專業主干課:作物栽培學、作物育種學、耕作學、農業生態學、農業推廣學、種子學、農業生物技術、科技論文寫作、專業英語等
2.植物保護
師資力量:現有專任教師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講師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選2人、湖南省學科帶頭人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3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1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0人。另外,聘有湖南農業大學神農學者講座教授4人。
主干課程: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植物化學保護學;
主要課程:遺傳學、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植保前沿、作物栽培學、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農業微生物學、植保研究技術、植物檢疫學、生物信息學、儀器分析。
3.生物技術
師資力量:專任教師2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9人,講師6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70%
專業主干課程:細胞工程及實驗技術、基因工程及實驗技術、酶工程及實驗技術、發酵工程及實驗技術、生物分離工程等
專業主要課程:有機化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動物學、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等
4.食品科學與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扎實的科學理論、工程技術和實踐訓練為支撐,培養適應21世紀食品工業和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擁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能夠從事食品的生產、流通、產品研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品質控制、產品銷售、檢驗檢疫、教育教學和技術服務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門人才。
師資力量:目前承擔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教學的專任教師47 人,其中教授17 人(包括二級教授3 人),副教授15 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為78.7%,外緣比例為58.7%,具有留學或半年以上國外訪問經歷教師的比例為29.7% ;引進百人計劃人選1人,擁有省學科帶頭人3人,省政府參事1名,省扶貧科技服務專家1名,學校教學名師1人,學校1515 人才工程學科帶頭人1人,學術骨干5 人。引進湖南農業大學“客座教授”6 人。擁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1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4 名。青年教師已經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的主力軍,每年都有2-3 名青年教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5.茶學
[師資力量]
目前,茶學專業有教師2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14人;獲博士學位的22 人,博士后6 人,碩士學位的2 人。其中,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創新團隊領銜人1人、國務院特殊律貼專家3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1人、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國家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1人、霍英東基金優秀中青年教師1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1人、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3人、湖南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5人。專業在平臺建設、團隊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6.動物科學
師資力量:現有專任教師31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21人,湖南省“百人計劃”特聘教授2人。
專業主干課程: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動物生產學。
專業主要課程:動物組織解剖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動物遺傳學、家畜育種學、動物繁殖學、動物營養學、飼料學、飼料安全與營養價值評定、家畜環境衛生學、動物生產學、獸醫學概論、畜牧業經濟管理。
三:湖南農業大學專業排行榜(湖南省級特色專業)
注:篇幅有限,以下為部分專業介紹,更多請前往模擬志愿填報頻道查詢!
1.農業資源與環境
農業資源是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經濟資源的總稱。農業自然資源含農業生產可以利用的自然環境要素,如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等。農業經濟資源是指直接或間接對農業生產發揮作用的社會經濟因素和社會生產成果,如農業人口和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農業技術裝備、包括交通運輸、通訊、文教和衛生等農業基礎設施等。
培養目標
學生主要學習農業資源的管理及利用、農業環境保護、農產品檢測及食品質量管理、農業生態、資源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農業資源調查與規劃、土壤肥力和植物營養與施肥技術、環境監測與評價、生態效益分析、氣象觀測、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農業資源高效和可持續利用、對農業資源和環境進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農業、土地、環保、農資等部門或單位從事農業資源管理及利用、農業環境保護、生態農業、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的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就業崗位為:儲備干部、儲備干部 店長助理、基地管理員等。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2.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是環境科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利用科學的手段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是研究和從事防治環境污染和提高環境質量的科學技術。環境工程同生物學中的生態學、醫學中的環境衛生學和環境醫學,以及環境物理學和環境化學有關。由于環境工程處在初創階段,學科的領域還在發展,但其核心是環境污染源的治理。
培養目標
環境工程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普通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環境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環境科學技術和給水排水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環境工程專業畢業后能夠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境保護各部門、環境工程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相關科研單位、火力發電廠等,從事規劃、設計、管理、教育、研究開發、電廠化學等方面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3.環境科學
環境科學是一門研究環境的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四個部分的學科。它提供了綜合、定量,和跨學科的方法來研究環境系統。由于大多數環境問題涉及人類活動,因此經濟、法律和社會科學知識往往也可用于環境科學研究。一門研究人類社會發展活動與環境演化規律之間相互作用關系,尋求人類社會與環境協同演化、持續發展途徑與方法的科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環境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環境管理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掌握環境監測與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以及進行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技能。
就業方向
環境科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從事以下幾個方面:研究人員:從事環境科學研究、環境監測、評價、管理和規劃等工作;環境工程師:從事環保產品的開發,或進行環境工程和給水排水工程的規劃、設計和管理;教師:擔任大中專學校相應專業的教師;公務員:在中央和地方、各工業部委的環境科學研究部門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及公務員。
4.生態學
生態學(Ecology),是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于1866年定義的一個概念:生態學是研究生物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目前已經發展為“研究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的比較完整和獨立的學科。它們的研究方法經過描述——實驗——物質定量三個過程。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進了生態學理論的發展。
培養目標
生態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態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掌握現代生態學理論和計算機模擬等實驗技能,初步具備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
就業方向
該專業畢業生主要到城市建設、園林、林業部門和花卉企業從事風景區、森林公園、城鎮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環保、城市規劃、園林、農林、水利、施工、園林植物繁育栽培、養護及管理的工作;還可以在高校任教或在高校、研究所工作,也可到政府機構從事生態監測和動物保護工作。該專業適合公務員及升學考研。
5.動物醫學
動物醫學專業通俗來說,就是培養“獸醫”的專業,它是以生物學為基礎,研究動物(包括研究動物)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對疾病進行診斷和防治,保障動物健康的綜合性學科。其基本任務是有效地防治畜禽、伴侶動物、醫學實驗動物及其他觀賞動物疾病的發生。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物基礎醫學、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動物體正常和異常結構及功能實驗、檢查、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技術的基本訓練,具有動物保健、臨床診療、動物防疫檢疫和獸醫衛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動物醫學的就業前景令人看好,動物醫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可從事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進出口動物及其產品的檢驗、肉品衛生檢驗、飼料工業、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畜禽疾病的診斷與防治、伴侶動物醫療保健、實驗動物、比較醫學、公共衛生及生物學領域等方面的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及公務員。
6.動物藥學
動物藥學屬于農學大類,動物醫學類。動物藥學專業是根據當前社會市場需求新辦的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藥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在藥品配方、生產開發、藥殘檢驗、藥品營銷及藥政管理等方面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物藥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受到動物藥學專業的各項基本技能訓練,接受科學研究思維和技能訓練,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具備對化學藥物、中藥、生物制品、生化制品的生產管理、質量控制、設計與開發、監督管理、合理用藥、教學、科學研究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畢業生畢業后可以到藥品生產、檢驗、銷售、研究開發等制藥企業、保健公司、藥檢局、防疫站、現代養殖場、科研院所、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藥學有關的藥品配方與生產、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還可以自主研發動物藥品,申請專利,獨立建場,獨立創業。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基礎獸醫學學科的藥理學與毒理學方向碩士學位。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及公務員。
7.動植物檢疫
該專業主要學習動物及植物在疾病防疫檢疫方面知識,通過學習,能承擔動植物檢疫及衛生食品檢疫工作,為大家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物衛生檢驗學、植物檢疫、食品衛生檢驗技術、動植物檢驗檢疫法規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動植物檢疫技術、化學分析實驗、儀器分析實驗、組織切片技術、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動植物生理病理、化驗、檢測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動植物檢驗專畢業生能勝任各級政府部門、高校、研究院所、進出境和國內各級動植物檢疫機構、獸醫衛生監督檢驗機構、植物檢疫機構、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企業集團的行政管理、教學科研、新產品研制、商品監督檢驗、食品生產的衛生管理監督及產品質量檢測、科技推廣等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及公務員。
8.水產養殖學
水產養殖是人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獲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在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養成商品魚或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水產養殖有粗養、精養和高密度精養等方式。粗養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種,完全靠天然餌料養成水產品,如湖泊水庫養魚和淺海養貝等。精養是在較小水體中用投餌、施肥方法養成水產品,如池塘養魚、網箱養魚和圍欄養殖等。高密度精養采用流水、控溫、增氧和投喂優質餌料等方法,在小水體中進行高密度養殖,從而獲得高產,如流水高密度養魚、蝦等。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物學和水域環境學的基本理論以及水產增養殖、漁業經濟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生物學和化學實驗教學、水產增養殖實踐性環節、微型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水產經濟動、植物增養殖技術、營養與飼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農業的不斷重視,水產養殖業地位越來越高,行業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大,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大,因而水產養殖學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廣闊。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為教育機構、各級水產研究、生產開發和管理以及水產環保、外貿海關等部門。水產養殖學學生畢業后可到有關院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漁業行政機關、水產技術推廣站、漁政監督管理站、動物檢驗檢疫部門、名優特水產品良種場、養殖場、飼料加工廠、水產品加工廠、水產公司、休閑漁業基地等行政、事業和企業單位從事技術推廣、應用以及生產經營、銷售、管理等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及公務員。
四:湖南農業大學專業排行榜(省重點、培育專業)
注:篇幅有限,以下為部分專業介紹,更多請前往模擬志愿填報頻道查詢!
1.生物技術
師資力量:專任教師2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9人,講師6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70%
專業主干課程:細胞工程及實驗技術、基因工程及實驗技術、酶工程及實驗技術、發酵工程及實驗技術、生物分離工程等
專業主要課程:有機化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動物學、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等
2.動物醫學
動物醫學專業通俗來說,就是培養“獸醫”的專業,它是以生物學為基礎,研究動物(包括研究動物)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對疾病進行診斷和防治,保障動物健康的綜合性學科。其基本任務是有效地防治畜禽、伴侶動物、醫學實驗動物及其他觀賞動物疾病的發生。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物基礎醫學、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動物體正常和異常結構及功能實驗、檢查、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技術的基本訓練,具有動物保健、臨床診療、動物防疫檢疫和獸醫衛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動物醫學的就業前景令人看好,動物醫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可從事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進出口動物及其產品的檢驗、肉品衛生檢驗、飼料工業、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畜禽疾病的診斷與防治、伴侶動物醫療保健、實驗動物、比較醫學、公共衛生及生物學領域等方面的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及公務員。
3.動物藥學
動物藥學屬于農學大類,動物醫學類。動物藥學專業是根據當前社會市場需求新辦的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藥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在藥品配方、生產開發、藥殘檢驗、藥品營銷及藥政管理等方面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物藥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受到動物藥學專業的各項基本技能訓練,接受科學研究思維和技能訓練,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具備對化學藥物、中藥、生物制品、生化制品的生產管理、質量控制、設計與開發、監督管理、合理用藥、教學、科學研究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畢業生畢業后可以到藥品生產、檢驗、銷售、研究開發等制藥企業、保健公司、藥檢局、防疫站、現代養殖場、科研院所、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藥學有關的藥品配方與生產、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還可以自主研發動物藥品,申請專利,獨立建場,獨立創業。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基礎獸醫學學科的藥理學與毒理學方向碩士學位。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及公務員。
4.食品科學與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扎實的科學理論、工程技術和實踐訓練為支撐,培養適應21世紀食品工業和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擁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能夠從事食品的生產、流通、產品研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品質控制、產品銷售、檢驗檢疫、教育教學和技術服務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門人才。
師資力量:目前承擔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教學的專任教師47 人,其中教授17 人(包括二級教授3 人),副教授15 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為78.7%,外緣比例為58.7%,具有留學或半年以上國外訪問經歷教師的比例為29.7% ;引進百人計劃人選1人,擁有省學科帶頭人3人,省政府參事1名,省扶貧科技服務專家1名,學校教學名師1人,學校1515 人才工程學科帶頭人1人,學術骨干5 人。引進湖南農業大學“客座教授”6 人。擁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1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4 名。青年教師已經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的主力軍,每年都有2-3 名青年教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5.茶學
[師資力量]
目前,茶學專業有教師2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14人;獲博士學位的22 人,博士后6 人,碩士學位的2 人。其中,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創新團隊領銜人1人、國務院特殊律貼專家3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1人、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國家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1人、霍英東基金優秀中青年教師1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1人、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3人、湖南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5人。專業在平臺建設、團隊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6.植物保護
師資力量:現有專任教師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講師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選2人、湖南省學科帶頭人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3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1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0人。另外,聘有湖南農業大學神農學者講座教授4人。
主干課程: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植物化學保護學;
主要課程:遺傳學、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植保前沿、作物栽培學、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農業微生物學、植保研究技術、植物檢疫學、生物信息學、儀器分析。
五:湖南農業大學簡介
湖南農業大學是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建設單位,是農業農村部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全國首批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建設單位、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學校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校園面積3414畝,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學校辦學始于1903年10月8日創辦的修業學堂,周震鱗、黃興、徐特立、毛澤東等先后在此執教。
上一篇: 2022新高考文理科分數預測 分數線預計是多少 下一篇: 黑龍江一分一段2022文科 黑龍江一分一段表查詢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