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科技大學熱門專業有哪些 青島科技大學最好的專業是什么
青島科技大學熱門專業有哪些,青島科技大學是一所省重點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28個學院,96個本科專業,19個??茖I,那么青島科技大學王牌專業有哪些?學什么專業好?今天為考生家長們盤點了青島科技大學專業排名,這些都是青島科技大學最好的專業,也是優勢特色專業,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
青島科技大學熱門專業有哪些
一:青島科技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2022年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方向)、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2022年山東省級特色專業11個:材料物理、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工商管理、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制藥工程、材料化學、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方向)、智能制造工程
二:青島科技大學專業排行榜(國家級特色專業)
1.應用化學
本專業立足地方,面向全國,旨在培養熱愛祖國,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系統掌握應用化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應用化學以及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富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從事應用化學學科相關領域特別是工業分析與檢驗、精細化學品化學、綠色化學與催化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教學、生產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2.化學工程與工藝
立足山東,面向全國,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和化工行業發展。培養掌握化工過程及裝備的基本規律和原理,具備新產品開發、工藝過程與設備設計、系統優化、生產管理和科學研究的能力,能從事化工、輕工、醫藥、生化、食品、能源、環保等領域的研發、設計、生產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
3.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備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知識和高分子 材料與工程專業知識,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和應用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 和產品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材料選用、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知識、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的基本理論 知識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組成、結構與性能方面的知識,學習高分子材料合成、制備與成型加工技 術知識,具有扎實的高分子科學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的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追求卓越的態度、愛國敬業的精神、社會責任感和人文科學 素養;
2.具有從事高分子材料工程所需的數學和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管理 知識;
3.具有良好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和服務意識,具備從應用目標出發對高分子材料 進行質量、成本、工藝、環保、性能和效益綜合評估及材料選用的初步能力;
4.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的基本原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組成、結構和性能關系,掌握合 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工業方法及相關化學工程技術,掌握聚合物成型加工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 能,了解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了解本學科專業在光、電、磁功能高分子材 料,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和精細高分子材料等新興科學交叉領域的發展;
5.初步具有綜合運用所學基本理論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對高分子材料改性及 加工過程進行技術經濟分析的能力;
6.具有對高分子材料進行改性及加工工藝研究、設計和分析測試,以及開發和設計新型高 分子材料及產品的初步能力和創新意識,具有一定的從事科學研究和新材料研發的能力;
7.具有計算機應用、信息獲取和職業發展學習能力;
8.了解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領域的技術標準、相關的行業政策、法律和法規;
9.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10.具有應對危機和突發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學、聚合物表征與測試、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聚合反 應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等。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導論(16學時)、近代化學基礎(I)一1(高材單列)(32學時)、近 代化學基礎(I) -2(高材單列)(32學時)、近代化學基礎(I)-3(高材單列)(80學時)、工科化 學實驗( I)-l(高材單列)(18學時)、工科化學實驗(I)-2(高材單列)(18學時)、工科化學實 驗(I )-3(高材單列)(64學時)、工程制圖(I)(48學時)、物理化學(i)-i(48學時)、物理化 學( I)-2(32學時)、物理化學實驗(I)(22學時)、工程力學(80學時)、高分子化學(1) (60 學時)、高分子化學實驗(24學時)、高分子物理(I)(60學時)、高分子物理實驗(24學時)、材 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雙語)(48學時)、化工原理(Ⅳ)(64學時)、化工原理實驗(Ⅳ)(16學 時)、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藝學(48學時)、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礎(雙語)(48學時)、高分子 材料及應用(雙語)(48學時)、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32學時)、聚合物過程及設備(32學時)、工 程訓練(Ⅲ)(64學時)、高分子工廠設計(32學時)、近代測試及表征技術(32學時)。
示例二:現代基礎化學(上)(48學時)、現代基礎化學(下)(32學時)、電工學(48學時)、電 工學實驗(30學時)、分析化學(工科)(32學時)、實驗化學(1)(48學時)、實驗化學(2)(48學 時)、實驗化學(3)(48學時)、實驗化學(4)(32學時)、實驗化學(5)(16學時)、物理化學(上) (48學時)、物理化學(下)(48學時)、材料概論(24學時)、材料概論實驗(30學時)、材料表界面 (24學時)、材料研究方法(32學時)、有機化學A(上)(48學時)、有機化學A(下)(32學時)、化 工原理(80學時,上)(40學時)、化工原理(80學時,下)(40學時)、化工原理實驗(30學時)、工 程制圖(48學時)、過程設備機械設計基礎(40學時)、科技外語(32學時)、高分子化學(56學 時)、高分子物理(56學時)、高分子化學實驗(30學時)、高分子物理實驗(30學時)、高分子材料 工程實驗(45學時)、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48學時)、聚合物制備工程(48學時)。
示例三:無機與分析化學(一)(48學時)、實驗化學(一)(32學時)、高分子材料工程概論 (32學時)、工程制圖A(48學時)、無機與分析化學(二)(32學時)、實驗化學(二)(32學時)、有 機化學A(一)(48學時)、實驗化學(三)(24學時)、機械工程基礎(32學時)、有機化學A(二) (32學時)、物理化學A(一)(48學時)、實驗化學(四)(48學時)、電工電子技術(64學時)、物理 化學A(二)(48學時)、實驗化學(五)(24學時)、化工原理B(72學時)、高分子化學A(64學 時)、高分子物理(64學時)、聚合物制備工程(48學時)、聚合物加工工程(48學時)、高分子專業 實驗B(3周)。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聚合物制備/加工工程實驗、材料物理性能測定實驗、材料力學性能實 驗、認識實習、設計實習、生產(或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高分子化學實驗(本體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高分子物理實驗(粘均分 子量測定、球晶觀察、材料拉伸實驗、玻璃化轉變溫度測定)、高分子材料性能測試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4.機械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方向)
機械工程專業是以有關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制造、安裝、運用和修理各種機械中的全部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制造、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及自動化的基礎理論,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機械、機電產品的設計、制造及系統的技術分析與生產組織管理、設備控制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從事工業生產部門的機械產品設計開發、加工制造、工裝模具設計、生產過程管理、數控技術應用、工業自動生產維護管理、計算機軟件應用、產品營銷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5.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工程技術與科學基本知識以及過程裝備與控 制工程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輕工、能源、制藥、環保、建材等領域從事 過程裝備的研究開發、設計制造、監測控制、安全保障、運行維護等工程技術,以及教育、管理工作 或進入相關學科繼續深造的高素質復合型工程科技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工程、熱能工程、工藝過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 基本知識,接受計算機技術、機械工程技術、過程(化學)工程技術、監測控制技術等方面的基本 訓練,掌握機械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力學、工程圖學、機械設計、工程材料、過程原理、電工電子技術、檢測與控制技術、過 程裝備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熟悉過程裝備特別是壓力容器的設計方法和相關標準,能根據工藝要求進行過程裝備的 設計、制造、監控、評估和管理;
3.熟悉機械加工過程及機械設計方法和相關設計標準;
4.了解過程裝備與控制的現代設計方法、學科前沿、國內外發展動態和行業需求,具有對先 進過程裝備及其成套技術進行開發的初步能力;
5.具有安全意識、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具有保證過程裝備安全可靠性的基本知識;
6.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和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
7.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具有拓展知識面和跨專業、跨文化的學習交流能力, 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8.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具有一定 的國際視野和國際交流能力。
主干學科: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工程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本專業將“過程”、“裝備”與“控制”這3個相關知識領域有機緊密地結合在 一起,是以機械為主,工藝與控制為輔的“一機兩翼”的復合型交叉專業。本專業核心知識領域 涉及機械工程、熱能工程、工藝過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包括工程力學、工程圖 學、機械設計、工程材料、化工(或其他工業)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過程裝備技術等知識領域。 此外,本專業還涉及機械加工及機械設計、過程裝備特別是壓力容器設計等工程技術。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圖學(40學時)、工程訓練(24學時)、工程化學(32學時)、機械制圖及CAD基 礎(24學時)、材料力學(64學時)、材料力學實驗(8學時)、理論力學(64學時)、機械設計(72學 時)、過程工程原理(64學時)、過程工程原理實驗(16學時)、控制工程基礎(48學時)、工程熱力 學(32學時)、工程材料(32學時)、機械制造基礎(32學時)、過程裝備CAD(32學時)、過程裝備 控制技術(48學時)、過程設備設計(48學時)、過程機械(48學時)。
示例二:現代工程圖學(96學時)、理論力學(56學時)、工程材料(32學時)、材料力學(72 學時)、機械原理(56學時)、機械制造技術(40學時)、化工原理(112學時)、機械設計(64學 時)、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24學時)、流體及粉體力學基礎(40學時)、工程熱力學(56學時)、工 業化學(32學時)、過程設備設計(72學時)、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實驗(20學時)、過程流體 機械(48學時)、過程裝備控制技術及應用(40學時)。
示例三:工程圖學(96學時)、理論力學(72學時)、材料力學(72學時)、化學工程基礎(48 學時)、互換性與測量技術(40學時)、工程材料及熱處理(32學時)、工程材料成型技術(32學 時)、機械設計基礎(72學時)、流體力學(48學時)、工程熱力學(64學時)、自動控制原理(64學 時)、過程流體機械(64學時)、過程裝備設計基礎(64學時)、過程裝備制造工藝(40學時)、過程 控制及儀表(48學時)、化工過程(40學時)、過程裝備成套技術(32學時)、真空技術基礎(48學 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過程原理、機械 設計、過程裝備設計等)、畢業設計(論文)、科技創新及社會實踐等。
主要專業實驗:過程原理實驗、工程力學實驗、電工電子實驗、機械基礎實驗、壓力容器強度 實驗、壓力容器穩定性實驗、過程流體機械性能測試與監控實驗、過程設備性能測試與監控實 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6.智能制造工程
智能制造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強調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智能裝備、智能機器人、物聯網(工業以太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關鍵技術的集成,涉及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需要掌握機械、電子和控制等基本原理和知識,具備扎實的工程基礎、寬厚的專業知識、突出的實踐能力,并通過良好的工程訓練,能夠勝任智能制造系統分析、規劃、設計、運營管理工作,具有繼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國際視野、社會責任、組織協調能力、團隊精神與職業道德。
就業方向
該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智能制造相關領域從事系統的架構、規劃,對產品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科學研究、教學等工作,并具備向研究應用型(碩士)以及創新型、研發型高端人才(博士)的發展潛力。
三:青島科技大學專業排行榜(山東省級特色專業)
注:篇幅有限,以下為部分專業介紹,更多請前往模擬志愿填報頻道查詢!
1.材料物理
材料物理的特色方向在半導體物理,電子材料,微電子器件等領域,例如CPU。對學生的數學,物理基礎要求較高,著重培養學生發展新型電子材料和微電子器件工藝,分析與設計等方向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學思維與科學實驗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物理學和材料物理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材料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適宜到材料相關的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應用研究、科技開發、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適宜到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可以繼續攻讀材料相關的工程學科、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2.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工程技術與科學基本知識以及過程裝備與控 制工程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輕工、能源、制藥、環保、建材等領域從事 過程裝備的研究開發、設計制造、監測控制、安全保障、運行維護等工程技術,以及教育、管理工作 或進入相關學科繼續深造的高素質復合型工程科技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工程、熱能工程、工藝過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 基本知識,接受計算機技術、機械工程技術、過程(化學)工程技術、監測控制技術等方面的基本 訓練,掌握機械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力學、工程圖學、機械設計、工程材料、過程原理、電工電子技術、檢測與控制技術、過 程裝備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熟悉過程裝備特別是壓力容器的設計方法和相關標準,能根據工藝要求進行過程裝備的 設計、制造、監控、評估和管理;
3.熟悉機械加工過程及機械設計方法和相關設計標準;
4.了解過程裝備與控制的現代設計方法、學科前沿、國內外發展動態和行業需求,具有對先 進過程裝備及其成套技術進行開發的初步能力;
5.具有安全意識、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具有保證過程裝備安全可靠性的基本知識;
6.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和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
7.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具有拓展知識面和跨專業、跨文化的學習交流能力, 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8.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具有一定 的國際視野和國際交流能力。
主干學科: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工程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本專業將“過程”、“裝備”與“控制”這3個相關知識領域有機緊密地結合在 一起,是以機械為主,工藝與控制為輔的“一機兩翼”的復合型交叉專業。本專業核心知識領域 涉及機械工程、熱能工程、工藝過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包括工程力學、工程圖 學、機械設計、工程材料、化工(或其他工業)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過程裝備技術等知識領域。 此外,本專業還涉及機械加工及機械設計、過程裝備特別是壓力容器設計等工程技術。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圖學(40學時)、工程訓練(24學時)、工程化學(32學時)、機械制圖及CAD基 礎(24學時)、材料力學(64學時)、材料力學實驗(8學時)、理論力學(64學時)、機械設計(72學 時)、過程工程原理(64學時)、過程工程原理實驗(16學時)、控制工程基礎(48學時)、工程熱力 學(32學時)、工程材料(32學時)、機械制造基礎(32學時)、過程裝備CAD(32學時)、過程裝備 控制技術(48學時)、過程設備設計(48學時)、過程機械(48學時)。
示例二:現代工程圖學(96學時)、理論力學(56學時)、工程材料(32學時)、材料力學(72 學時)、機械原理(56學時)、機械制造技術(40學時)、化工原理(112學時)、機械設計(64學 時)、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24學時)、流體及粉體力學基礎(40學時)、工程熱力學(56學時)、工 業化學(32學時)、過程設備設計(72學時)、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實驗(20學時)、過程流體 機械(48學時)、過程裝備控制技術及應用(40學時)。
示例三:工程圖學(96學時)、理論力學(72學時)、材料力學(72學時)、化學工程基礎(48 學時)、互換性與測量技術(40學時)、工程材料及熱處理(32學時)、工程材料成型技術(32學 時)、機械設計基礎(72學時)、流體力學(48學時)、工程熱力學(64學時)、自動控制原理(64學 時)、過程流體機械(64學時)、過程裝備設計基礎(64學時)、過程裝備制造工藝(40學時)、過程 控制及儀表(48學時)、化工過程(40學時)、過程裝備成套技術(32學時)、真空技術基礎(48學 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過程原理、機械 設計、過程裝備設計等)、畢業設計(論文)、科技創新及社會實踐等。
主要專業實驗:過程原理實驗、工程力學實驗、電工電子實驗、機械基礎實驗、壓力容器強度 實驗、壓力容器穩定性實驗、過程流體機械性能測試與監控實驗、過程設備性能測試與監控實 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3.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專業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工商管理專業的應用性很強,它的目標是依據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通過運用現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保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管理學、經濟學和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企業管理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該專業的畢業生適合在各類行政單位、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工商企業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以及在相關單位從事教育、培訓、咨詢工作。政府和行業管理機構的產業分析和政策管理部門 ;企業和公用事業單位中的戰略研究、市場分析、運營計劃、信息管理、項目管理、工業工程部門;高校和研究機構;讀研、出國留學繼續深造。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及公務員。
4.信息工程
“信息工程”英文是Information Engineering,信息工程專業是建立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和現代計算機技術基礎上,研究信息處理理論、技術和工程實現的專門學科。該專業以研究信息系統和控制系統的應用技術為核心,在面向21世紀信息社會化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工程是將信息科學原理應用到工農業生產部門中去而形成的技術方法的總稱。本專業是一個寬口徑專業,覆蓋了教育部98年本科專業目錄中的“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部分)”等三個基本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設計、開發、集成及應用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從事與工業與電氣工程有關的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電氣工程、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等領域從事工程設計、系統分析、系統運行、研制開發、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5.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國家一級學科,下設信息安全、軟件工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專業。 主修大數據技術導論、數據采集與處理實踐(Python)、Web前/后端開發、統計與數據分析、機器學習、高級數據庫系統、數據可視化、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媒體大數據案例分析、網絡空間安全、計算機網絡、數據結構、軟件工程、操作系統等課程,以及大數據方向系列實驗,并完成程序設計、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數據可視化、大數據綜合應用實踐、專業實訓和畢業設計等多種實踐環節。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從事研究與應用計算機的基本訓練,具有研究和開發計算機系統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軟件企業、國家機關以及各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部門、教育部門等單位從事軟件工程領域的技術開發、教學、科研及管理等工作。該專業短期內社會需求仍然很大,就業市場前景廣闊,隨著計算機畢業生的增多,就業競爭將更為激烈,用人單位對畢業生選擇余地的增加,導致對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6.自動化
自動化(Automation)是指機器設備、系統或過程(生產、管理過程)在沒有人或較少人的直接參與下,按照人的要求,經過自動檢測、信息處理、分析判斷、操縱控制,實現預期的目標的過程。自動化技術廣泛用于工業、農業、軍事、科學研究、交通運輸、商業、醫療、服務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動化技術不僅可以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部分腦力勞動以及惡劣、危險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而且能擴展人的器官功能,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動化是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和顯著標志。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和網絡技術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具有自動化系統分析、設計、開發與研究的基本能力,綜合素質高,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和創新能力。
就業方向
學生在畢業后能從事自動控制、自動化、信號與數據處理及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技術工作。就業領域也非常寬廣,包括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大專院校、金融系統、通信系統、稅務、外貿、工商、鐵道、民航、海關及政府和科技部門等。主要從事與電子信息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7.制藥工程
制藥工程是一門工程技術科學,主要解決藥品生產過程中的工程技術問題及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問題,該專業在原精細化工專業基礎上,側重于化學制藥工程,探索藥物制備的基本原理以及實現工業生產的工程技術,包括新工藝、新設備、GMP改造等方面研究、開發、放大、設計、質量控制及優化等。制藥工程是一個化學、藥學(中藥學)和工程學交叉的工科類專業,以培養從事藥品制造,新工藝、新設備、新品種的開發、放大和設計人才為目標。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藥物合成化學、制藥工藝學、藥物化學、藥理學、藥劑學、生物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受到化學與化工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應用、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醫藥產品的開發與生產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制藥工程專業畢業后可到制藥工程(或醫藥生物技術)領域相關的生產企業、營銷企業、科研院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藥品生產、管理、營銷、檢驗監督和研發等工作。也適于報考生物技術、藥學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8.材料化學
材料化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屬于現代材料科學、化學和化工領域的重要分支,是發展眾多高科技領域的基礎和先導。在新材料的發現和合成,納米材料制備和修飾工藝的發展以及表征方法的革新等領域,材料化學作出了的獨到貢獻。材料化學在原子和分子水準上設計新材料的戰略意義有著廣闊應用前景。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和材料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學思維與科學實驗方面的基本訓練,并能夠熟練運用,充分了解材料化學理論和應用的最新發展動態,掌握信息收集檢索的方法,具有運用化學和材料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獨立進行研究、教學、生產和開發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化學化工,材料,醫藥,食品,環境,能源和分析檢驗等領域和行業的企業事業單位和行政部門從事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化學和應用化學方面的科研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9.測控技術與儀器
測控技術與儀器是研究信息的獲取和處理,以及對相關要素進行控制的理論與技術;是電子、光學、精密機械、計算機、電力及自動控制技術等多學科互相滲透而形成的一門高新技術密集型綜合學科。它的專業面廣,小到生產過程自動控制,大到火箭衛星的發射及監控。很多同學認為這屬于制造業,實際上由于對自動控制及精度的嚴格要求,它歸于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培養目標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精密儀器的光學、機械與電子學基礎理論,測量與控制理論和有關測控儀器的設計方法,受到現代測控技術和儀器應用的訓練,具有該專業測控技術及儀器系統的應用及設計開發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到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測量與控制領域內有關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有智能儀器儀表方向、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方向和計算機測控技術方向。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10.機械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方向)
機械工程專業是以有關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制造、安裝、運用和修理各種機械中的全部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制造、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及自動化的基礎理論,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機械、機電產品的設計、制造及系統的技術分析與生產組織管理、設備控制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從事工業生產部門的機械產品設計開發、加工制造、工裝模具設計、生產過程管理、數控技術應用、工業自動生產維護管理、計算機軟件應用、產品營銷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11.智能制造工程
智能制造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強調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智能裝備、智能機器人、物聯網(工業以太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關鍵技術的集成,涉及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需要掌握機械、電子和控制等基本原理和知識,具備扎實的工程基礎、寬厚的專業知識、突出的實踐能力,并通過良好的工程訓練,能夠勝任智能制造系統分析、規劃、設計、運營管理工作,具有繼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國際視野、社會責任、組織協調能力、團隊精神與職業道德。
就業方向
該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智能制造相關領域從事系統的架構、規劃,對產品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科學研究、教學等工作,并具備向研究應用型(碩士)以及創新型、研發型高端人才(博士)的發展潛力。
四:青島科技大學簡介
?青島科技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經、管、醫、法、藝、教等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是國家111計劃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屬重點建設的大學和山東省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評估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和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榮獲山東省第一屆省級文明校園榮譽稱號,被社會贊譽為中國橡膠工業的黃埔。
上一篇: 2022新高考文理科分數預測 分數線預計是多少 下一篇: 黑龍江一分一段2022文科 黑龍江一分一段表查詢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