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的目的和意義 雙減政策指什么
“雙減”指要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雙減政策的目的和意義 雙減政策指什么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一是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負擔
二是堅決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
對于官方的解釋為工作目標主要為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成效顯著,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
兩個目的:第一緩解教育焦慮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二健康成長。
三個具體措施:管控作業;提升課后服務水平;規范校外培訓行為。
總共15個調控:
1、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
2、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
3、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
4、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5、線上培訓要注重保護學生視力,每課時不超過30分鐘,課程間隔不少于10分鐘,培訓結束時間不晚于21點。
6、對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重新審核登記,逐步大大壓減,解決過多過濫問題。
7、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嚴禁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
8、不再審批新的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校外培訓機構和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
9、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
10、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
11、線上培訓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
12、嚴格控制資本過度涌入培訓機構,培訓機構融資及收費應主要用于培訓業務經營。
13、將“雙減”工作成效納入縣域和學校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把學生參加課后服務、校外培訓及培訓費用支出減少等情況作為重要評價內容。
14、課后服務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發展興趣特長等特殊需要的,可適當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后服務,由教育部門負責組織遴選,供學校選擇使用,并建立評估退出機制。
15、堅持校外培訓公益屬性,充分考慮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點,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
這15條調控背后的意思很明白,大家都不要再卷了!幾億人過一條獨木橋,孩子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了!如果要明白國家為什么要停止教育內卷,其實我們還是要明白教育本身被社會賦予的含義。教育本身作為公平的天秤,他在于能將社會當中優秀的人才,通過相對公平的方式篩選出來,可以說教育的本身其實就是一套篩選機制,把每個人篩選至符合自己對應的崗位上,雖然這個過程做不到絕對公平,但也做到了相對公平。
但,這一切被近兩年的學科類校外機構全部破壞了,資本進入是表面,引發起的全民雞娃才是毒藥,當所有人焦慮所有人都開始讓孩子參與校外培訓班補習文化課的時候,每個人都在拼了命地讓孩子學習,踏上大學獨木橋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只要這場戰爭有一個人沒有參與補習,就立馬被甩在后面,結果是什么?所有人都被迫開始內卷,每個人的學習量都比以往大付出更多的財力、精力,但得到的結果卻一樣,這就變成了一種無意義的學習。
從國家層面上來看學科類培訓除了讓老百姓花更多的錢和時間,其實本質上完全沒有意義,因為他不是讓學生在學習技能,只是讓每個學生死記硬背去學習本身書本上的知識,這種教育目的完全是無意義的“學習機器”,最終打破了教育的本質,即便學生上了大學,卻不是國家真正需要的人才,更多的是人工制造的“學習機器”,這也是教育越來越嚴重的問題,當一套篩選機制,篩選不到真正優秀的人才的時候就成了“廢物”制度。這個時候國家需要去修訂他,俗話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國家要更正這個制度,必須要把這個制度的外掛刪除掉,那么從這個層面來看雙減政策的落地是一定的。
一是因為資本裹挾了越來越多的優秀師資,而這本身就是一種話語權,當師資占比不平衡的時候,退一步講,某一家線上教育機構提出:“國家的師資太落后,我們XXX的師資遠超國有師資,所以我們建議與教育部一起來修訂教材”。雖然這是個假設但我們確實可以想到被資本裹挾的教育,一定是以利當先,這與我黨提出的公平優先,明顯唱反調。
二是全國各地依舊有許多地區較為貧困,師資力量不均衡,尤其是線上教育的瘋狂內卷加上焦慮,使得各個發達區域內卷,造成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的兩極化,本質上更是階級分化的出現苗頭,但更重要的是每年的大學生名額是固定的,無論家長學生再怎么補課,大學是根據比例來招生的,最后進去的只會是最會考試的,卻不是會思考的。
為什么國家開始倡導素質教育與職業教育了呢?因為經濟問題解決人才問題,國家現在倡導內外循環,區別于以往的三駕馬車外貿、消費、投資,現在的內外循環打破了以往的經濟支柱,經濟的轉型代表了對于人才需求的轉型,所以壓雙減,鼓素質、職業。
因此我們作為校長無需惶恐,我們要看到政策背后的意圖,政策只是完成目標的工具,而我們要明白宏觀的目標對于我們行業長期是利好的,這也證明了國內對于教育理念運動要開始了,對此我們樂器教育的校長更要任重而道遠,擔任普及音樂教育的傳播者,清晰自己的定位!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雙減政策的目的和意義 雙減政策指什么全部內容,閱讀了這么多,我想你一定收獲了很多。如果想要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雙減政策的目的和意義 雙減政策指什么】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