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賦分制的優缺點 選課人少賦分占優勢
高考賦分制的優缺點,隨著我國高考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采用新的高考方式。新高考意味著很多考生可以更自由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目,但同時也讓一些考生面臨著選科的問題。現在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選課人少賦分占優勢的具體信息,有需要了解的同學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賦分制的優缺點
1、優點
(1)可以避開不喜歡的科目
舊高考分為文科和理科,只有兩種選擇,很多考生都會存在對其中一兩個科目不太感興趣甚至是討厭的情況。比如很多考生都覺得物理很難,但卻很喜歡生物和化學。在舊高考模式下,遇到這樣的情況只能勉強學理科,但如果是在“3+3”的新高考模式下,大家可以把物理換成地理、歷史、政治等多個科目,如果是“3+1+2”的新高考模式下,也可以換成歷史,至少能夠多一種選擇。
(2)縮小科目難度造成的分數差別
不同的科目學習難度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簡單的以卷面成績作為總分來作為比較的話,會有些有失公允。利用賦分制換算成績之后,是按照考生的原始成績在選擇同一考試科目的總人數中的排名給分的。以山東省為例,無論你的物理原始成績是多少分,只要成績在所有選考了物理的考生中排名前3%,那么你的物理成績在賦分后就會超過90分。
2、缺點
(1)考生趨利避害,一些科目選科人數“銳減”
據統計,2016年未實施新高考的時候,浙江選理綜的考生占比達到了63%,但2017年實行新高考之后,全省29.13萬考生(其中25.01萬人報名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物理的人數僅有8.9萬人,僅占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的35.58%。也就是說新高考模式下,選考物理的考生幾乎減少了一半。賦分制和全省的排名有著很大的關系,選科人數基數變小,一部分高分的考生某個科目的成績就會因此和原始成績差距較大而產生另一種不公平。
(2)給不清楚自己未來想學什么專業的考生增加了難題
新高考之后,高校不同專業也會有相應的選科要求。很多考生對大學專業不太了解,很可能會出現所選科目不能報考自己想考的某個專業的情況。這就要求學校安排專業人員為考生介紹大學專業的選科要求,對學校和考生來說都會有一定負擔。
新高考是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的一次重大嘗試,仍然處于不斷摸索之中,所以存在一些缺點,但小編認為目前的選科模式對于考生來說是利大于弊的。
選課人少賦分占優勢
選科人少,賦分不占優勢。
以山東省為例。該省的賦分等級共有八個,其中A等級賦分區間為91-100分,但需要排在全省3%。假設該省有1000人選了歷史,想要賦分高于90,需要考前30名以內;但如果有10000選了物理,同樣是賦分高于90,就只需要排在前300名。很顯然,考進全省前300比前30相對容易。可見選科人數基數越大,賦分更容易,更公平,也更有優勢。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高考賦分制的優缺點 選課人少賦分占優勢的具體信息,希望小編整理的信息可以幫助到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內容也可以點擊查字典進行搜索。
【高考賦分制的優缺點 選課人少賦分占優勢】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