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怎么選科最合理 新高考選科的五個指標
新高考3+1+2怎么選科最合理,高考改革所普及的省份變得越來越多,安徽等等地區也即將進入新高考的模式,那么應該如何選科呢。下面查字典網小編整理了新高考3+1+2怎么選科最合理的相關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新高考3+1+2怎么選科最合理
高中生都清楚,我國傳統的高考模式是文理分科的模式,高中生只有兩種選擇。由于文理分科限制了學生的選擇,我國部分地區開始實行新高考3+3模式,除了“語數外”,從剩下的6大科目中選3科,學生有了20種科目組合可以選擇,面臨的選擇多了,一下子不知道選什么了。之后,大部分地區又實行了新高考3+1+2模式。
新高考3+1+2模式同樣是“語數外”不變,然后從“物理、歷史”當中二選一,從“政治、生物、地理、化學”當中四選二。學生有了12種科目組合。雖然相對于新高考3+3模式選擇范圍要小一些,但還是有很多學生跟家長不知道怎么選擇。選科涉及到未來的大學以及專業,一旦選錯,未來的道路將走得很艱難。以下是高考選科的五個指標:
1. 學科基礎
學生學科基礎好,說明學生知識掌握的牢固,在考試當中具有優勢。基礎知識好的科目無疑是學生的優勢科目。那么從哪些方面判斷學生的優勢學科呢?第一,看分數。分數是成績的直觀體現,學生的歷次平均分越高,就說明該學科的基礎越好。第二,看排名。新高考采用等級賦分制度,也就是高考卷面成績不是學生的最終成績,學生的最終成績是由卷面成績跟考生在全省的排名共同決定的。
2. 提升空間
學科基礎代表學生的現實狀況,提升空間則代表未來可能。對于某一學科,學生可能現在基礎薄弱,但通過自己的努力,未來可能變為優勢科目。那如何判斷學生某科目的提升空間呢?主要看該生的學科能力。學科能力是學生學習該科目的能力,是在學習、成長過程中發展形成的。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邏輯思維能力、推理判斷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具備學習該科目的能力,讓該科目得到提升不成問題。
3. 個人特質
個人特質也是影響學生選科的指標。有的學生擅長文科類科目,有的學生擅長理科類科目。對于實踐能力強,想象力豐富,有很強的推理判斷能力的學生適合選擇理科類科目。而操作能力弱,計算能力不強,但文字理解跟表達能力強的學生適合選文科類科目。所以,選科的時候要看看學科所需要的特質跟自己的特質是否匹配。
4. 興趣愛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某個學科感興趣,學起來就有動力,就喜歡在某個科目上花費時間。不管是做該科目的題,還是聽該科目老師講課都是開心的。對于該科目,學習上很少會出現厭煩、枯燥、懈怠等負面情緒。但是不感興趣的科目就不一樣。所以,選科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興趣愛好考慮。
5. 專業要求
文理分科的時候,考慮專業一般是高考之后的時候。但新高考之后,考慮專業提前到了大一。因為專業跟高中所選科目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專業對高中所選科目有要求,比如理工類科目要求高中選理科類科目。所以,選科目的時候,要提前考慮一下將來報考的專業跟大學。根據專業對科目的要求選科目。
以上就是本次查字典網小編整理的新高考3+1+2怎么選科最合理的相關內容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相關類型資訊,請持續關注查字典網。
【新高考3+1+2怎么選科最合理 新高考選科的五個指標】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