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廣東新高考如何填志愿 2021年廣東新高考改革變化
6月25日,廣東高考放榜查分之后,家長和考生志愿填報“大戰”也拉開序幕,如何填好志愿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有關于2021年廣東新高考如何填志愿,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大家有所啟示。
2021年廣東新高考如何填志愿
了解2021年廣東新高考改革四大變化
1. 考試科目組合有變化
2020年:分為文、理科兩大類,科目設置為“3+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
2021年:不分文理科,科目實行 “3+1+2”的組合方式。其中:“3”為語文、數學、外語,且數學不分文、理,“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選擇1門,“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2門。體育類、藝術類在普通類(物理)或普通類(歷史)考試科目的基礎上分別加考體育術科、藝術術科。
2. 計分方式有變化
2020年:高考考生總成績750分,語文、數學、外語3門各150分,“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各300分,均是直接采用卷面分。
2021年:考生總成績750分,語文、數學、外語3門各150分,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各100分,其中,物理、歷史2門直接使用卷面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采用等級賦分。藝術體育類總分為文化課和術科成績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公式計算得出。
3. 招生錄取模式有變化
2020年:由招生學校依據考生的高考總成績擇優錄取考生。
2021年: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模式,即由招生學校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參考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考生。
4. 投檔錄取模式有變化
2020年:以文史類和理工類分別劃定批次線。以一所學校為一個志愿單位,每所學校下可以填6個專業志愿和一個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
2021年:新高考模式以物理和歷史為首選科目,劃線方式以物理和歷史兩科為準。由于包含物理和歷史科目的組合各有6種,所以其批次線也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文科批次線和理科批次線。按照“院校專業組”方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一所院校有若干個院校專業組,每一個院校專業組由若干個專業組成,志愿填報及投檔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例如,某高校有10個專業。其中,6個選考物理(3個“物理+化學”組合,3個“物理+生物”組合),4個選考歷史(2個“歷史+思想政治”組合,2個“歷史+地理”組合),這樣就對應著4個“院校專業組" ,需要4個代碼,而傳統高校只有1個院校代碼。
這里要特別注意,本科批次不再設優先投檔線,同一本科批次檔案一次全部投完。
弄懂2021年廣東平行志愿錄取原則
今年,我省在提前批軍檢類、非軍檢類,教師、衛生專項計劃,普通類(物理、歷史),藝體統考類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提前批藝術統考+校考、統考合格、校考類院校(專業)暫不實行平行志愿,仍實行順序志愿投檔錄取。
本科和專科錄取批次普通類(物理、歷史)均設1個平行志愿組,分別設置45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數,每個院校專業組設6個專業志愿和1個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藝體類統考設1個平行志愿組,設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設6個專業志愿和1個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每批次錄取結束后,視院校未完成招生計劃的情況,省招辦統一組織征集志愿。
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是怎樣的呢?簡單來說,可以總結為“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分數優先是指按照考生的分數從高到低依次檢索,也就是說誰的分數高,誰就有優先投檔權。
掌握志愿填報幾個關鍵點
分數與排位、高校與專業、興趣與發展是志愿填報的重要參考因素。
1. 科學定位志愿填報范圍
有些考生認為“分數優先”就是分數高的就能錄取是片面的。
排位在1000位后的考生,填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被錄取的可能性很小。平行志愿也存在風險,定位不能過高。那么,怎樣做到科學定位呢?這就需要參考往年錄取數據(最起碼要參考近三年數據。選考“歷史”的可參考文科數據,選考“物理”的可參考理科數據)。
一是需要參考排位、分數和校線差(含排位差);
二是熱門高校(名校)一般專業間錄取位次偏差較大,建議精確到專業排位;
三是對比招生計劃數量變化情況,如出現大幅縮減,須謹慎研判;
四是合理安排省內外高校比例,不少省外高校被嚴重“低估”。
為幫助考生了解往年錄取情況,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出版了《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志愿填報指南》,并推出高考志愿填報輔助平臺,留意考試院公告信息。
2. 合理安排院校專業組志愿梯度和順序
基于平行志愿投檔原則,填報志愿時要有合理的梯度和順序,否則就有可能出現高分低錄等情況。所以為了避免風險,建議大家按照沖穩保的思路填報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排序(不能出現“波浪形”,更不能出現“遞增形”的排序),拉開梯度。
可選擇8-10個理想院校專業組作為“沖”的志愿(熱門專業一般上不了,目標是保學校);
選擇20-25個與成績“門當戶對”的高校專業組作為“穩”志愿(上熱門專業也困難,目標是保學校) ;
選擇10-15個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高校專業組作為“保”志愿(一般能選好專業,目標是保專業)。
3. 重視專業選擇
進入高校能夠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是快樂的,未來從事的職業與就讀專業、興趣契合度高,可有效促進職業發展。因此,專業選擇至關重要。
(1)“冷熱”專業要結合。要客觀對待所謂冷門和熱門專業,千萬不要跟風選擇、隨波逐流。專業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冷熱的差異。盲目擠熱門專業,對考生長遠發展非常不利。熱門專業分數高,競爭激烈,成績不太突出學生容易落榜。即使被錄取,由于熱門專業里人才濟濟,在就業選擇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難占得優勢。另外,目前特別火熱的專業,在4年7年甚至10年后未必火熱。正確的做法是“冷熱”結合。
(2)專業內涵要了解。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在培養方向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異。要了解專業的內涵,主要有:主干課程,是否屬于特色專業,專業實力,有無碩士、博士點,是否是國家重點學科,同類專業居于什么位置,專業發展前景和學生就業去向如何,專業對學生的相關科目成績和身體狀況有無特殊要求等。不能僅從專業的字面意思揣測專業,也不能道聽途說。專業信息可以從招生章程、高校官網、“陽光高考”信息平臺以及軟科、ESI等專業排名中獲得。
(3)興趣愛好須考慮。選擇符合考生特性的專業(能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相關方法進行自我認知和職業發展探索更有針對性),揚長避短,才能促進其學有所成,為將來獲得一個理想的職業創造條件。自身特性包括:興趣愛好、性格特征、能力所及、身體條件等4個方面。如果父母選擇孩子不喜歡的專業,學生對自己不感興趣、完全不喜歡的專業,很難積極主動地學習深造。如果考生性格內向,少言寡語,不喜歡與陌生人打交道,選擇市場營銷專業就不太合適了。
(4)盡可能服從專業調劑。退檔原因一般除了體檢不符合要求、綜合素質評價有不良記錄以外,還有一點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專業志愿填報不合理(一般是分數偏低)且不服從調劑。以平行志愿為例,省招辦投檔比例為1:1,也就是說有1000個招生計劃就投1000個檔案,只要能夠分到專業且其他方面都合格,那就肯定會被錄取。然而,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專業志愿填報期望過高且不服從專業調劑,以致出現退檔的情況。平行志愿一次投檔率一般在90%以上,由于不再對同一志愿組志愿補投檔,考生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錄取。退檔考生在征集志愿時可選擇院校和專業都將會大幅減少且競爭更激烈,落差非常大,甚至落選。
4. 上了本科控制線,專科志愿也要填報
本科控制線是省招辦按照招生計劃一定比例劃定的,相當于一條資格線。過了資格線才有可能被該批次院校錄取,但并非過線一定會被錄取。特別是處于臨界分數的考生,建議本、專科志愿都要填,且盡量沖本科。主要原因有:一是求職就業方面,許多企業招聘要求本科以上學歷;二是學習深造方面,本科可以直接考研,專科還須經過專升本;三是公務員招錄方面,一般要求本科,專科崗位少;四是廣東民辦本科高校經過多年的發展,整體上還是不錯的。
5. 不可冷落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高校依據我國教育法規和教育部要求制定的,是高校開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據。也是各個高校向社會公布招生條件與要求的權威信息,也是學校向社會作出的公開承諾。高校不能違反招生章程要求進行招生。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辦學層次、辦學類型、招生計劃,專業培養對體檢和外語的要求,錄取規則、學費標準、頒發學歷證書等。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高校的重要參考資料。特別提醒,每年均有考生,因沒有仔細看招生章程,填報了一些不適合就讀的專業,導致不能錄取退檔,甚至出現連學校也填錯的“烏龍”事件。
以上就是查字典網的小編整理的2021年新高考如何填志愿 2021平行志愿是怎么錄取的,希望大家喜歡,多多關注查字典。
【2021年廣東新高考如何填志愿 2021年廣東新高考改革變化】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