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奪冠觀后感300字 電影中國女排奪冠觀后感
電影《奪冠》在上映之后,引起人們的感嘆,演員歌手易烊千璽也為其演唱了主題曲。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國女排奪冠觀后感300字,大家快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中國女排奪冠觀后感300字吧!
中國女排奪冠觀后感300字1
中國女排曾奪得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錦賽、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冠軍,創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個五連冠”,后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奧運會、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奧運會四度奪冠,共九度成為世界冠軍。中國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唯一獲得冠軍獎杯的隊伍。
“女排精神”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奪得“五連冠”之后的經驗總結。當代“女排精神”可概括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棄、自強不息。
“女排精神”的關鍵人物當數“鐵榔頭郎平。”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女排和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僅是贏得冠軍,更是知道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郎平這樣鼓勵她的“戰士”。
30多年來,中國女排就是以這樣的拼搏精神激勵自己,戰勝困難。就算狀態處于低谷,就算實力不占上風,但她們咬牙堅持,絕不后退。正是在高峰與波谷的顛簸中,在贊美與質疑的嘈雜中,在勝利與失敗的摔打中,在誘惑與謾罵的交替中,中國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動搖,把所有的困難照單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為動力,任驚濤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態帶給我們驚喜與感動。“再難的逆境也絕不言棄”,“可以被打敗但是絕不會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過是在咬牙堅持”,中國女排正是憑著這樣的執著勇毅去拼搏去奮斗。
其實我是個怕困難的女生,“女排精神”對我有很大的鼓舞,今后我要把女排的這種精神用在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習中碰到難題,不要退縮,要開動腦筋,尋求答案。生活中碰到困難不要馬上向大人求助,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做個迎難而上,積極立志的女生,加油!
《奪冠》電影觀后感2
“致敬!”“她們配得上所有的贊美”“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從深夜的里約到午間的北京,從電視機前到網絡空間,融為一片歡樂的海洋。13億中國人分享著勝利的榮光,感動于拼搏的精神。從小組賽2負3勝的坎坷磨難,到強敵環伺下的背水一戰,女排姑娘們以蕩氣回腸的逆襲征程,不但為中國代表團增添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更激蕩起無數中國人深埋心底的愛國情懷,奏響了超越自我、頑強拼搏、團結奮進的時代強音。
奧運之美,綻放在體育健兒們勇攀高峰、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中??倳浬羁讨赋?“重大賽事最令人感動的未必是奪金牌,而是體現奧運精神。這正是中國人講的自強不息。”高手云集的奧運賽場上,沒有“一分一分咬牙頂”的頑強堅持,何來女排沖出“死亡之組”、勇奪冠軍的驚喜與奇跡;缺少了迎難而上、追求卓越的進取意識,“大男孩”孫楊也無從克服困難奮力摘金奪銀。從女將鐘天使和宮金杰為中國實現自行車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到乒乓球隊包攬四金傲視群雄,拼搏精神激勵著奧運健兒們奮勇向前,不但構成賽場上一道閃亮的風景,也生動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奧運之力,流淌在愛國主義的樸素情感中。競技場上,總有一種力量穿越時空、跨越國界,激勵著運動員全力以赴、爭創佳績,那是對祖國發自內心的熱愛,那是為國爭光的自豪與幸福??仆剡x手阿爾哈德尼勇奪金牌,卻因本國奧委會被“禁賽”無法升起國旗潸然淚下;難民代表團無處安放的愛國之情,更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祖國的可貴。無論何時何地,祖國都是體育健兒最堅強的后盾、最溫暖的家園。獨自代表中國參加奧運馬術比賽的華天最大的夢想是“讓中國的國旗飄揚在里約上空”,舉重選手龍清泉奪金感謝祖國:“這股力量是祖國給我的”……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國歌回蕩在賽場內外,我們為勝利鼓掌歡呼,更體會到愛國主義的深沉力量。這是凝聚起所有中華兒女的精神紐帶,這是我們心中澎湃不已的情感暖流。
正如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所說,現在這個社會需要一種精神,不論是球場上還是生活中,都需要打出中國人的精氣神。不管時代情境如何變化,女排精神永不過時,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永遠是我們開拓前進的力量之源。今天的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巍然屹立,但我們依然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臨發展征程上的諸多問題和挑戰。身處啃硬骨頭、涉險灘的改革攻堅期,步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發展陣痛期,面對脫貧攻堅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硬仗,我們更加需要以“蠻拼的”勁頭迎難而上,用釘釘子的精神勇毅篤行,匯聚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礴力量,才能攻堅克難、闖關奪隘,在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的競技場上續寫中國奇跡,創造新的輝煌。
《奪冠》電影觀后感3
“女排精神”這個上世紀80年代的社會熱詞強勢復活,郎平的傳奇經歷被以各種形式在輿論場上一遍遍重放,她成為不同年齡和經歷、乃至不同價值觀的人們眼里的共同英雄。她不僅是“女排精神”的象征,而且她對很多人來說代表了一個時代,展示了這個國家一路走過來的頑強和寬闊度。
女排是“80年代”最難忘的記憶之一,它激昂、正面,像藍天白云般晴朗。之后的中國變得豐富,也復雜了不少,很多靚麗風景和突出爭議讓成績走下巔峰的女排少了關注。這次里約奧運會,女排不是奪冠熱門。它在分組賽中輸3贏2,更不被看好。
希望是從女排1/4決賽戰勝巴西隊開始重燃的,那是場空前艱苦的比賽和近乎奇跡般的勝利。半決賽它戰勝荷蘭隊,打得同樣艱苦。21日與中國女排爭冠的塞爾維亞隊分組賽中曾3:0擊敗中國隊,決賽一開始又1:0先聲奪人。郎平帶領的年輕隊伍完全處于逆境,她們絕地反擊,一分一分咬著牙打,通過電視網絡和互聯網,全中國社會重現了與女排姑娘們一起心跳一起呼吸回腸蕩氣的一幕。
在今天,體育幾乎“回歸體育了”,但21日的這一刻,女排重新超越了體育。當隊長惠若琪拿下最后一分奠定勝利時,女排姑娘們喜極而泣,惠若琪激動得痛哭,而電視機前不知有多少中國人同時淚奔。大家為女排姑娘們的不容易而感動,為郎平高興,同時我們還忍不住為女排甚至這個國家幾十年一路走來的滄桑而唏噓,百感交集。
80年代五連冠之后,中國女排幾經沉浮,郎平作為女排的最突出符號則選擇了坎坷的人生之路,留學,為生計打球,直至在西方體育市場上二次崛起。她在中國舉國體制與西方市場化體制之間穿梭,執教過中國國家隊和美國國家隊,既得贊揚,也受爭議,她大概是中國女運動員中體育生涯最長,經歷最廣、維度最多的人。
郎平的成功進一步豐富了中國體育的想象力,她的付出不僅創造了個人傳奇,也為中國體育貢獻了一份獨特的經驗。很多人為郎平鼓掌,既是祝賀她率女排奪冠,也是對她勇敢、豁達的人生態度表達一份欽佩。
女排的這次勝利來得可謂正是時候。在經歷了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后,中國經濟面臨了一些我們過去不熟悉的困難。來自國際上的政治壓力是改革開放以來少見的,國內的多元化導致了價值沖突,有部分人感到困惑,對不確定性的談論在增多。
本屆奧運會前半程對中國隊來說是近20年相對“最沉悶”的一次,不能不說,人們心中積蓄了許多期待,需要一次爆發。
女排21日充滿驚險的逆轉勝利為中國人創造了這樣決堤般的釋放。我們這一次的激動和受到的鼓舞幾乎可以和30多年前女排第一次奪冠時相比。已經復雜、多元了的中國社會竟然能為了女排如此集合起來,一起吶喊,一起流淚,這也是蠻意外的。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女排奪冠觀后感300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查字典。
【中國女排奪冠觀后感300字 電影中國女排奪冠觀后感】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