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項 公司疫情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項
疫情的防控從未停止過,我們要從自身做起,不給國家和周圍的人添麻煩。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疫情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項,大家快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疫情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項吧!
疫情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項
各市、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區直、中直各單位:
按照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疫情防控“嚴密防、務必早、堅決快”的工作要求,根據目前我區疫情防控需要,為進一步做好冬春季特別是春節期間全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強閉環管理、社區、公共服務場所、兒童福利院等社會福利機構、養老機構、工廠企業、建筑工地、文化旅游場所、機關事業單位辦公場所及商務樓宇的疫情防控措施,我們制定和修訂了《疫情防控閉環管理“十嚴格”》等9項“十嚴格”措施,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廣泛宣傳,并迅速貫徹落實到位,做到知曉全覆蓋、行動全覆蓋。
疫情防控閉環管理“十嚴格”
一、嚴格人員閉環轉運管理。所有轉運人員乘車前須測量體溫,體溫超過37.3℃者不能與其他體溫正常人員同車轉運;乘車時嚴格要求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保持手衛生,盡量交叉乘坐。用于轉運人員的車輛盡可能采用空間充裕的車型,車內盡可能采取自然通風,不使用內循環空調通風。嚴格加強轉運工作人員個人防護,轉運過程中須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口罩、工作服、手套等;若轉運人員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觸者等,工作人員應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防護服、KN95/N95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等。車輛使用前后嚴格進行消毒處理;如轉運人員為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觸者等,在完成轉運工作后車輛須進行終末消毒。
二、嚴格隔離場所功能分區。集中隔離場所內部要根據需要嚴格區分生活區、醫學觀察區和物資保障供應區等區域,并設置明顯標識。隔離人員通道與工作人員通道分開,盡量為隔離人員設置獨立電梯,并與工作人員電梯分開使用。各場所要采取開窗通風、安裝機械排風設備等措施,加強空氣流通。
三、嚴格做好提供第三方服務公司的管理。嚴格加強對為隔離場所提供環境、物品消毒服務的第三方服務機構運營資質的審核,嚴格審核其消毒與滅菌設備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以及設備是否齊全;要求提供服務的工作人員相對固定,熟練掌握消毒操作技能。疾控部門加強對第三方服務公司現場操作指導和監管,防止作業人員在工作中因操作不規范或失誤等引起感染導致疫情傳播。各地要將隔離點第三方服務公司作業人員納入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重點人群和核酸檢測重點人群,馬上實施疫苗接種及以1次/3天的頻次定期開展核酸檢測;嚴格要求作業人員少聚集,相對閉環管理。
四、嚴格隔離場所人員住宿管理。所有隔離人員嚴格要求單人單間居住。14歲及以下兒童,孕產婦,患有基礎性疾病、半自理及無自理能力等不適宜單獨居住者,由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評估確認后,根據隔離場所情況安排居住。每個房間須有獨立衛生間,配備洗漱用品、拖鞋等必要生活用品,有適宜的取暖設備,保持水、電和通信網絡正常,盡可能為隔離人員提供最貼心的服務。
五、嚴格隔離場所人員出入管理。除工作人員外,嚴格限制人員進出隔離場所。所有隔離人員不允許在觀察期間與其他隔離人員接觸。如確需前往集中隔離場所內公共區域活動的,應當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彼此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減少駐留時間,盡量不觸碰公共區域物品及設施。
六、嚴格隔離場所衛生清潔消毒管理。要定期對隔離場所進行衛生清潔,確保不留衛生死角。每天對公共區域、衛生間、走道、樓梯、高頻接觸點位、文件等物品進行至少2次消毒。建立消毒、檢查等臺賬,做到消殺工作有據可查、有跡可循。隔離對象所住房間原則上由其每天按要求進行清潔消毒,解除隔離觀察或轉出后,及時對其房間進行終末消毒。對臨時設置的集中隔離場所,要進一步強化消毒措施,增加消毒頻次。
七、嚴格隔離場所垃圾管理。集中隔離場所每天至少清理1次垃圾,所有垃圾均應當裝入黃色醫用垃圾處理袋內,按醫療垃圾處理要求,每日定點定期集中回收規范處理。集中隔離場所貯存垃圾可根據實際貯存量每2—3天由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用專車進行回收處置,并做好日期、數量、交接雙方簽名登記工作。
八、嚴格加強隔離場所人員培訓。嚴格加強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崗前培訓、在崗培訓,特別是加強工作流程和個人防護的培訓,使參與執勤、隔離、保潔等工作人員均能明確職責,有序開展各項工作,能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全過程做好個人防護。加強消毒技術培訓,確保工作人員能夠正確進行消毒劑配制、保持手衛生,規范開展消毒操作。
九、嚴格隔離場所工作人員防護管理。嚴格要求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與被隔離對象保持1米以上距離。如轉運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或因其他工作需要與被隔離對象近距離接觸時,須穿戴醫用防護服、KN95/N95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保潔或消毒人員在配制消毒液時,須穿戴醫用外科口罩、乳膠手套、護目鏡或防護面屏、工作服等。所有人員工作后應當注意手衛生和消毒。
十、嚴格做好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健康監測。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需每日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早晚各測體溫1次,并做好其他相關臨床癥狀的觀察和記錄,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及時報告與排查,嚴禁帶病上崗。落實集中隔離場所人員定期核酸檢測制度,以1次/3天的頻次定期對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開展核酸檢測。
社區疫情防控“十嚴格”
一、嚴格落實防控責任。嚴格要求社區疫情防控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管理,由街道辦或社區居民委員會明確轄區內各居住小區的責任主體(以下簡稱管控小組),組建以街道和社區干部、物業管理人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為主,居民和志愿者自愿參與的工作隊伍,落實責任,確保社區防控各項工作有序、高效開展。
二、嚴格小區居民流動管理。嚴格加強小區出入管理,在小區出入口設置檢查點,進入人員必須佩戴口罩,進行體溫檢測并查驗健康碼。做好外來人員和車輛登記備案,結合各小區實際制定快遞、外賣等人員出入管理制度。居住小區發生疫情時,按規定對住宅單元、樓棟、小區等實行封閉式隔離。鼓勵社區居民在當地過節,少串門、少走動,嚴格控制家庭聚會,不搞聯歡、不搞游園,減少人員聚集。
三、嚴格重點人群管控。入境人員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返桂來桂人員回來前應提前24小時向所在地社區報備。對入境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滿14天返回社區人員要馬上落實“居家隔離觀察7天+自我健康監測7天+核酸檢測2次”健康管理服務措施,對國內中高風險地區返桂來桂人員一律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14天+核酸檢測3次”健康管理服務措施。加強對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相關工作和邊境地區返回人員的信息登記和日常健康監測工作。
四、嚴格加強疫情監測和發熱人員管理。嚴格落實“早發現、早報告”制度,加強對小區發熱、咳嗽等癥狀人員的監測,引導其到正規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診治。對已排查出的小區內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一律按防控要求送到集中隔離點進行隔離醫學觀察。對拒絕服從管理,違反防控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及時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五、嚴格公共空間環境衛生管理。小區管控小組要督促做好小區內的文體活動室、娛樂室、小區廣場、露天健身場地等公共場所疫情防控工作,適當增加消殺頻次,合理安排公共場所進出路線,避免人員聚集。街道、社區、物業企業、產權單位要做好公共場所清潔消毒、垃圾分類處理、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要設置廢棄口罩專用箱,用于統一放置廢棄口罩。
六、嚴格出租房屋管理。小區管控小組要加強對小區內出租房屋狀況進行摸底排查、登記造冊,督促業主或房屋出租者明確防控責任人和聯系人,按照要求向管控小組提供出租房屋和承租人動態信息。對不報告租住房屋情況、拒絕配合政府和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的,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七、嚴格落實基本生活和防護保障。社區和住戶要備置體溫計、口罩、消毒用品等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資。社區菜市、超市、藥店等要做好人員導流,避免人員聚集。社區要加強對老幼弱等群體的關注,主動上門做好服務。
八、嚴格遵守公民防護規范。強化疫情個人防護主體責任,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自覺學習防護知識,科學佩戴口罩,培養良好餐飲和衛生習慣,做好家庭清潔衛生,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保持與動物安全距離,減少個人出行,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守好疫情防控的個人防線。
九、嚴格落實防控宣傳措施。社區要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多種方式、多種渠道,有針對性地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科學指導居民正確認識和預防疾病,增強居民防護意識,引導居民做好防護措施。
十、嚴格做好應急處理措施。社區要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預案,組織開展模擬演練,以便應對突發疫情時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置,確保不發生疫情擴散,切實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公共服務場所疫情防控“十嚴格”
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責任。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通信、郵政、水電氣供應等營業場所,高速公路及其他公路服務場所(含加油站),婚姻登記、殯葬等機關事業單位公共服務場所(以下稱公共服務場所)的法定代表人、經營者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要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防控工作協調機制,制定防控工作應急預案,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轄區公共服務保障工作。
二、嚴格摸排統計員工信息。要加大對本單位員工信息排查力度,安排專門人員全面排查員工信息,逐一登記、建立臺賬,對從境外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返桂來桂員工實行重點追蹤,及時將信息報送當地疾控部門,落實管控措施。
三、嚴格加強員工日常管理。要加強員工的傳染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確保每位員工掌握疫情防控注意事項和操作規程。員工必須檢測體溫正常,全程佩戴口罩方可到公共服務場所上班。要加強用餐管理,錯時分散就餐。督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員工必須全程佩戴口罩,通勤車使用后必須立即消毒,嚴格防止交叉感染。
四、嚴格加強人員出入管理。要在出入口設置疫情防控提醒標語,配置體溫檢測設備,安排工作人員對進入營業服務場所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有條件的營業服務場所可在入口處設置快速紅外體溫探測儀對進入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進入營業服務場所辦事人員應佩戴口罩,工作人員對未戴口罩的及時勸阻進入。如強行闖入的,及時報公安機關依法處置。
五、嚴格落實清潔消毒制度。要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加強通風換氣,每日安排專門人員對出入口、營業大廳、柜臺、桌椅、自助設施、衛生間、樓道等公共部位及公共接觸物品進行2次以上全面清潔消毒,并做好記錄。加大電梯按鈕、自動扶梯扶手、門把手等經常接觸部位的消毒頻次。設置貼有明顯標識的廢棄口罩垃圾桶,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清運垃圾。
六、嚴格營業服務場所秩序管理。要加強對公共服務營業場所的合理規劃和布局,疏導人流,避免密集排隊。婚姻登記、殯葬等服務場所可以采取預約形式開展服務,合理控制參加告別會、祭掃等活動的人數規模,避免人員聚集。
七、嚴格配備防控物資用品。各場所要結合實際配備一定數量的口罩、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眼鏡、洗手液、消毒劑等防護防疫用品,并有連續供應的保障計劃。有條件的公共服務機構要設置臨時隔離室,做好臨時隔離措施各項準備,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八、嚴格加強宣傳教育引導。要通過場所LED屏幕滾動播放標語、張貼和擺放宣傳畫以及相關視頻等方式,及時向公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防范措施,發布疫情風險預警信息,提高員工、服務對象注意自我防范意識。
九、嚴格做好疫情應急處置。員工工作中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的,要求其立即到正規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診治。若發生突發疫情,要及時聯系當地疾控部門請求指導處理。員工確診為病例的,要積極配合流行病學調查,迅速隔離密切接觸者,按照當地疾控部門要求落實各項應急措施。
十、嚴格落實各項紀律要求。要嚴格按照各自職責范圍,嚴明防控紀律,確保人員到位、排查到位、疫情防控措施執行到位,對落實疫情防控不嚴、措施不力,造成人員漏檢、漏防,監測措施不到位、防控舉措不到位,造成疫情傳播擴散后果的,按規定追責問責。
兒童福利院等社會福利機構疫情防控“十嚴格”
一、嚴格落實管理責任。全區各級民政部門要加強對兒童福利機構、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等機構(以下稱福利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與監督。各福利機構要根據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有關部署,按照本領域常態化疫情防控指南要求,制定本機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福利機構主要負責人是本機構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要認真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責任,密切配合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二、嚴格執行出入管控。所在設區市出現本土確診病例后,福利機構實行封閉管理,原則上不接待外來人員。除員工及后勤車輛外,無關人員及車輛一律不得進入機構。進入機構的人員要嚴格佩戴口罩、測溫正常和持健康綠碼,進入車輛要嚴格進行消毒。新入職工作人員、從境外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返回的工作人員,應當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血清抗體檢測,經隔離醫學觀察14天無異常后方可進入服務對象生活區域。
三、嚴格落實人員管控。所在設區市出現本土確診病例后,兒童福利機構直接接觸服務對象的一線工作人員應當在機構內封閉居住,實行14天一班的輪休制,不具備條件的要實行7天一班輪休制。機構封閉管控期間,要注重舒緩員工和服務對象情緒,充分利用電話、視頻、網絡等信息化手段,建立人員與福利機構外親屬線上溝通渠道,讓親屬及時了解福利機構內人員生活情況,爭取親屬理解和支持,協助做好福利機構內人員安撫工作。要加強對服務對象的心理調節,通過收看電視、播放音樂等方式紓解焦慮恐懼情緒,保持正常作息、規律生活。
四、嚴格落實食品管控。嚴格執行進貨查驗,保證采購各類食品、食材的渠道安全、可溯源,不購買未經檢驗合格的農副產品,禁止購買活禽和進口冷鏈食品。采購的食品和物品要實行無接觸配送,重點做好外包裝消殺和安全檢查。進入機構的車輛、物資要存放在指定的固定區域,工作人員網購個人物品應當在機構外簽收,不得帶入機構內。嚴格執行食品清洗消毒、加工操作管理等規定,規范食品加工流程,合理調劑膳食,豐富餐飲菜品,保證營養攝入。用餐采取分餐送餐制,確保餐具專人使用。
五、嚴格落實疫情監測和報告制度。所在設區市出現本土確診病例后,各福利機構要組織對機構內所有人員進行新冠病毒核酸、血清抗體檢測。要安排專人每日對福利機構工作人員、服務對象進行體溫檢測,同時要全面排查工作人員及其共同生活成員每日行動軌跡,并做好記錄,發現有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的,立即按規定報告并及時送醫。所有進入福利機構的工作人員和服務對象要測量體溫,如出現異常,按規定報告,并立即送正規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六、嚴格落實院內環境管控。各福利機構內劃分更衣區、清潔區、隔離區等,各區域開展分級防控管理,隔離區要區分人員類別,實行分類隔離。要合理規劃區域,避免人員在某一區域過度聚集,減少病毒感染風險。兒童福利機構走讀就學兒童應與機構內其他兒童分區生活,確保不接觸。兒童福利機構要為就學兒童設置專門通道,安排專人照護、專車接送。福利機構內有醫護人員的,要開辟醫護人員專用休息區、進餐區,由后勤人員送餐,減少醫護人員外出感染風險。福利機構要安排專門人員,對所有工作區域、居住區域每日定時通風、定時消毒。要加強活動區域、食堂、垃圾箱等重點場所的消殺防疫,做好垃圾、污水、污物處理,消除老鼠、蟑螂、蚊子、蒼蠅等病媒生物孳生環境。
七、嚴格規范護理流程。建立進入機構消毒流程,所有人員進入福利機構前洗手、消毒,更換口罩,在過渡區更換衣服,背包類及其他隨身物品集中存放,不得帶入服務對象居住區。使用過的口罩、隔離服等必須按規定處置。工作人員要按要求開展護理,做到刷牙、喂飯等護理環節前洗手、消毒,全程戴口罩。加大對服務對象醫療救治、日??祻捅O測力度。按照科學預防、積極防治的要求,盡量減少在密閉環境開展活動。
八、嚴格落實防控物資保障。各福利機構要在當地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加強防護設施以及基本醫療物資、重要護理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儲備,購置醫用口罩、消毒液、測溫儀等醫療物資,物資儲備量原則上應當滿足30天滿負荷運轉需要,定期檢查物資儲備量和使用期限,及時更換補充。
九、嚴格做好應急響應處置。要建立完善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預案,組織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提高機構工作人員應急處置能力和反應速度。各福利機構要嚴格落實備班備勤制度,配足工作人員并落實到個人,實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不得遲報、少報、漏報、瞞報和謊報;加強與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市、縣(市、區)、鄉鎮(街道)、社區以及相關部門的協調溝通,密切關注疫情情況,預備應急車輛,隨時處理應急狀況。當福利機構出現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時,要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向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當地民政部門和上級民政部門報告,在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指導下做好疫情處置工作,防止疫情擴散。
十、嚴格宣傳防控知識。各福利機構要通過發放宣傳手冊、講解疫情防控知識等方式,在機構內有針對性開展健康宣教,積極倡導講衛生、除陋習,摒棄亂扔垃圾、亂吐痰等不文明行為,教育工作人員和服務對象勤洗手、戴口罩,做好疫情個人防護,提高員工和服務對象疫情防護意識。
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十嚴格”
一、嚴格落實部門管理責任。各級民政部門要加強對養老機構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和監督。養老機構負責人作為機構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必須認真落實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及民政部門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切實有效的防控措施,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全力保障機構內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嚴格加強進出管理。各養老機構要通過公告、電話、短信、微信、郵件等多種方式,向老年人及其家屬發布養老機構防控疫情安排和相關服務通知,在養老機構主要出入口張貼防控告示。嚴格限制來訪咨詢接待業務、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等活動,減少接待探視和不必要人員進入。對于特殊原因需進入的人員,養老機構應安排專人做好相關登記,詢問旅居史,要求提供7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佩戴口罩、測溫正常及持健康綠碼方可進入,并要求嚴格按規定路線活動,遵守相關防控要求。有民政部《養老機構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指南》禁止進入情形的,一律禁入。急需送入機構的物品和藥品由工作人員檢查、消毒后轉交老人。
三、嚴格落實疫情監測報告。各養老機構要認真做好老年人的健康監測和防護工作,每日安排專人開展居室巡查,早晚測量入住老年人和工作人員體溫,做好健康記錄,落實好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做好血壓、血糖等指標的監測,規范用藥,做好慢性病防控。對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的老年人建立明細臺賬,并立即通知老年人家屬。
四、嚴格做好日常安全防護。要加強機構內的室內通風、清潔衛生、消毒滅菌、廢棄口罩處理等感染控制工作。設置隔離觀察室,有條件的設置隔離區和消毒室,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有組織、分批次地開展老年人戶外活動,取消院內聚餐、文娛等集體活動。工作人員上崗前做好防護準備,落實防護措施,暫停面對面集中交接班。嚴把食品采購關,嚴禁購買活禽野味、來源不明的海鮮等冷鏈食品,食物做到徹底煮熟,生熟食品分開,嚴格遵守原料控制、餐具飲具清潔消毒、食品留樣等規定。
五、嚴格做好應急響應處置。各養老機構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落實好領導帶班和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制定應急預案,落實應急措施。要密切關注本地區的疫情,保持信息暢通,全力做好疫情應急響應和處置。一旦發現院內人員有發熱、咳嗽等疑似癥狀,引導其到正規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診治排查。一旦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立即協助轉送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并及時向當地疾控部門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協助做好疫點管控,配合做好密切接觸者排查、流調及隔離等工作。
六、嚴格做好環境衛生清理整治。各養老機構要安排專門人員,做好養老機構內清潔消殺工作,每天對老年人入住區域、垃圾箱等重點場所進行衛生清理,處理垃圾、污水、污物,消除老鼠、蟑螂、蚊子、蒼蠅等病媒生物孳生環境。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和服務對象應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注意戴口罩、手衛生。
七、嚴格消除交叉感染風險隱患。養老機構內設醫務室、護理站等醫療機構或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一址兩院的,應當按照要求為入住養老機構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疫情期間不得對外開展服務。對內開展服務診療時,要按照有關規定做好機構院內感染防控。根據冬春季老年人傳染病高發特點,做好院內消毒、防控宣傳、人員教育培訓等工作,切實提高養老機構傳染病防控能力,有效防止交叉感染。養老機構應加強與當地醫療衛生機構的合作,采取上門診療、上門核酸檢測等方式,減少與外界接觸風險。
八、嚴格做好心理慰藉。加強老年人和工作人員心理調節,做好正面宣傳引導,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合理調整安排工作人員的作息時間。為居室內老年人提供電視、廣播、閱讀等文化娛樂服務,引導老年人發展有益身心健康的興趣愛好,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利用電話、網絡等為老年人提供與親屬間的親情化溝通服務,紓解焦慮恐懼情緒,引導其保持正常作息、規律生活。
九、嚴格落實防控物資保障。各養老機構要備置體溫計、口罩、消毒用品等必需的防控物品。要加強必需生活物資和老年人服務專用物資儲備,要求具備必要生活和護理服務條件。
十、嚴格開展督導檢查工作。各級民政部門要加強對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強化聯防聯控,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強對養老機構的督導檢查,對發現的薄弱環節及風險隱患,立即督促整改。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和倒查制度,對任務不落實、措施不到位、有失職行為人員予以嚴肅處理;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工廠企業疫情防控“十嚴格”
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工廠企業的法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預案,明確防控任務,細化具體防控措施,落實人員責任。工廠企業要對照國家及自治區疫情防控相關要求,自查各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無法滿足疫情防控條件的工廠企業不得生產、開工。
二、嚴格員工健康管理。工廠企業要建立在崗職工“花名冊”,實行健康狀況“一人一檔”管理,詳細掌握每名職工及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和春節等假期出行信息,全面排查是否接觸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人員等情況。對入境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滿14天返桂來桂的職工,落實“居家隔離觀察7天+自我健康監測7天+核酸檢測2次”健康管理服務措施;對從國內中高風險地區返桂來桂的職工,落實“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或居家自我健康監測14天+核酸檢測3次”的健康管理服務措施,待確認健康后方可返崗。
三、嚴格開展廠區消毒。工廠企業要對廠區內生產、生活、辦公區域進行全面環境衛生清理,保持良好通風。人員密集場所、重點設施設備等要定期進行徹底消殺,確保不留死角、不漏盲區。對公共衛生間、電梯等員工經常使用的公共部位、重點區域加強清潔消毒。
四、嚴格實行廠區封閉管理。工廠企業要嚴格進出管理,減少廠區進出通道,在每個出入口設置體溫檢測卡口,配備門禁設施和體溫檢測儀器。嚴格實行門衛登記檢查制度,落實24小時人員值守,對進出人員、車輛嚴格檢查檢測,做好信息登記,保留工作臺賬,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廠區。
五、嚴格落實廠區防疫措施。工廠企業要規范崗位工作秩序,合理排班輪崗,或采取“小班制”模式,減少單班在崗人數,暫停不必要的會議和聚會等活動,做到人員少流動、不聚集、不串崗。提倡網上辦公、召開網絡視頻會議,盡可能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商務交流。
六、嚴格落實職工日常防護制度。工廠職工要簽訂崗位防疫承諾,遵守相關防疫規定,如實報告個人情況。實行職工體溫每日檢測制度,在生產區、辦公區、宿舍區等合理設置檢測點,嚴格職工體溫檢測。職工個人工作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廢棄口罩等有害垃圾歸集到指定區域或器具存放。企業安排通勤車的,車輛要定期做好防疫消毒。集體食堂實行錯時錯峰分散就餐。
七、嚴格落實防疫物資保障。工廠企業要備置口罩、消毒劑等疫情防護用品、藥品等各類防疫物資。加強防護設施以及日常物資儲備,要求具備必要生活和護理服務條件。合理設置隔離觀察室,有條件的設置隔離區和消毒室,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疫情。
八、嚴格執行突發疫情應急管理制度。工廠企業要制定和完善疫情應急預案,落實應急值守、情況報告、物資調配、力量調動等措施。對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的職工,引導他們不要“自行服藥”、不要到“診所”看病,第一時間安排他們到正規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診治排查,并協助開展相關調查處置工作。發生疫情要及時報告,不得遲報、少報、漏報、瞞報和謊報。
九、嚴格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在廠區大門、人員聚集區域等位置懸掛疫情防控宣傳條幅、張貼通告以及利用各類網絡平臺,加大疫情防控知識宣傳。以車間、班組為單位,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和應急預案演練,提高職工自我防護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十、嚴格開展監督檢查。全區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各有關部門要定期開展監督檢查,及時掌握企業生產運行、疫情防控、應急處置等情況。強化責任擔當,對工作落實不到位、制度執行不嚴格,導致疫情傳播、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規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疫情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項,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更多精彩文案請繼續關注查字典。
【疫情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項 公司疫情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項】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