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珍惜糧食的名言警句 珍惜糧食的名言俗語
節約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從古代起就有很多詩人主張珍惜糧食。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古人珍惜糧食的名言警句,大家快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古人珍惜糧食的名言警句吧!
古人珍惜糧食的名言警句
1、民以食為天。——西漢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指最重要,最根本的依靠。此句又作“民以食為天”(見班固《漢書·酈食其傳》),本句大意是:老百姓把吃飯作為最要緊的事。
活著就得吃飯,食物是維持人們生命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生活資料,須臾不可缺少,故此句把它喻為天。可供強調農業生產對于國計民生的重要性時引用,也可用于說明飲食對于人的重要性。
2、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詩人李紳《古風二首其二》
兩句大意是:誰知道盤子里的飯食,粒粒都是辛苦勞動得來的。詩共四句,前兩句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寫農夫耕種的艱難。
后兩句生發議論,說吃飯的人有幾個真正理解每一粒糧食中都凝集著農夫的辛苦,從而表達了作者對農民的同情。可供引用告誡人們愛惜糧食,珍視農民辛勤勞動的成果;也可用于論述農業生產的辛苦,強調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3、高筑墻,廣積糧。——清代大臣張廷玉《明史·朱升傳》
這兩句大意是:把城墻筑得高高的,廣為儲備糧食,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時,攻下了徽州,有人把朱升推薦給朱元璋。
朱元璋向朱升詢問當時的形勢及策略,朱升告訴他三句話:“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朱升的獻策,受到朱元璋的稱許。因為不管保證戰爭的勝利還是保持政治的穩定,“廣積豐糧”都是十分重要的。
4、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北魏農學家賈思勰《齊民要術·雜說》
大意是:糧食是天下百姓生命之所系,是國家之至寶。“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東西。我國自古就有珍重糧食的優良傳統,這兩句至今仍不失為警世箴言。
5、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西漢政論家晁錯《論貴粟疏》
這幾句大意是:堯禹時代遇到九年水災,商湯時遇到七年大旱,而他們的國家卻未因水旱災害而鬧饑荒遭毀滅,這是因為他所儲藏的糧食多而預先已作了充分準備的緣故。
晁錯是西漢政論家,漢景帝的“智囊”,他主張“重本抑末”,獎勵糧食生產,促進農業發展,積貯物力財力,打擊商人投機牟利。
《論貴粟疏》是他一篇極有名的議論文章。這段話說明了積貯在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了雄厚的物力、財力的儲備,遇到特大的自然災害,也能保持政局的穩定。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人珍惜糧食的名言警句,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更多精彩文案請繼續關注查字典。
【古人珍惜糧食的名言警句 珍惜糧食的名言俗語】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