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與激情9豆瓣電影 速度與激情9豆瓣
電影《速度與激情》9在影院熱映,前八部的成功,吸引了不少網友前去觀看。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速度與激情9豆瓣電影,大家快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速度與激情9豆瓣電影吧!
速度與激情9豆瓣電影
評價一
1.真的是系列最差 超乎想象的難看
2.以前的速激只有飆車和犯罪,一切都是那么純粹,現在的速激拍得就像碟中諜和007,高尚的主角團為了人類的生死存亡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比開了掛還牛逼。
3.人物為了劇情需要隨便復活,反派為了劇情需要隨便洗白,你牛逼你把保羅沃克復活了,我絕對包場去看。
4.編劇你真覺得觀眾會被光頭哥和他那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弟弟的感情線打動?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觀眾對吧?
5.看到最后發現了,原來這部唯一的賣點“上太空”也是個噱頭,以為可以玩出什么新花樣,結果太空根本沒有動作戲,動作戲還就只是那老三樣:槍戰、肉搏、公路飆車翻車然后爆炸boom~(并沒有說老三樣有什么不好,一整部電影全拍公路豪車狂飆我都愿意看,只要導演能做到把故事邏輯、動作細節、人物臺詞和感情線都處理好。這電影明顯就是掛著新牌子賣老肉,雜糅了一大堆元素和概念結果每個點都沒有拍出出色效果,都上太空了以為會有一場大戰結果什么也沒有,最后的動作戲還只是原來那些東西甚至拍的還沒有以前好,這才是我失望的原因)
6.笑點越來越不好笑,整部電影全靠其中一個黑人的白癡來襯托主角團其他人的勇敢機智。
7. 臺詞生拼硬湊一點也不自然,以前的每一部速激都至少會有打動我的一個點,現在人物之間的感情真的是又尬又生硬,編劇知道觀眾知道編劇在強行煽情,但編劇還是要強行煽情。
8.導演越拍越浮躁,觀眾越看越失望。以后這個系列不考慮去電影院看了,更不可能看首映了。
評價二
開頭的高潮,開過正在崩塌的橋,橋在崩塌之后沒法提供任何支持力的,開不過去,真的開不過去……
還有很帥的用繩子蕩過去,速度越快反而繩子拉力越大,掉下去風險越大,一個車已經好幾噸了,再加上向心力,剛才還斷的那么干脆的繩子,立刻超神……
用強磁把所有電子設備都搞故障我可以理解,但是對講機怎么連個雜音都沒有?
強磁設備太bug了,電磁鐵可以吸鐵我明白,但是怎么做到排斥的?兩個磁鐵才能相互排斥啊?而且真的是想吸啥吸啥,路邊那么多其他車,都不帶動的……
手機電腦里其實沒多少鐵,都是鍺或者硅之類的半導體占主要,揚聲器和話筒里面有少量磁鐵,很少量很少量。
把電腦壓住就敢開強磁,電腦沒有被磁化也不知道怎么做到的……
爆炸是因為短時間產生大量氣體氣壓過大把四壁爆開了,換防火涂層真的不管用,這種情況下得加固……
飛機上放個車,流線型都被破壞了,能飛起來才怪了……(此條經評論提醒不對,飛機上搭個車能飛)
他們說火箭推進是400米2秒,也就是加速度才100米每秒方,發射衛星最小速度是7.9km每秒,音速0.34km每秒,超音速飛機才2km每秒,要加到這個速度要火箭推進至少60秒……不用懷疑,加不了那么多燃料,加了也會炸的,一定會炸的……
火箭表面其實涂的是吸熱會融化的材料,普通材料就算燒不起來,也會高溫化掉……
炸衛星這種事,真的會留下超級多的宇宙垃圾,雖然砸不到花花草草,但是撞到其他衛星也不好呀……
所有衛星在軌道上都在運動,是不會原地不動等著其他航天飛機靠近的……當然也有可能是相對運動,看起來像不動……
開著車上太空這種事情……想象力太豐富了……效果做的也太真了……但是真的……啊啊啊啊……
這只是一部電影,一部特效電影,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好嗎!!!
評價三
轟動全美的科倫拜中學校園槍擊案,發生在1999年4月20日。
那時,通過災難片《十萬火急》打響名堂的導演羅伯·科恩正在籌備他的下一部電影。
名不見經傳的編劇蓋瑞·斯科特·湯普森幫他想好了故事。幾年前詹姆斯·卡梅隆用“海上版羅密歐與朱麗葉”說服福斯影業開拍《泰坦尼克號》,并取得巨大成功,湯普森則是想出了“賽車版羅密歐與朱麗葉”,試圖打動環球影業。
本來環球高層是通過方案的,但科倫拜中學校園槍擊案改變了一切。
①主創的變更
因為主角都是一群地下車手,即便是反英雄式的,也無法掩飾他們微妙的身份。
考慮到槍擊案帶來的輿論影響,環球擔心歌頌這么一群不好好工作天天搞非法賽車的人,會惹來非議,于是,羅伯·科恩的項目又懸了。
幸運的是湯普森沒有放棄。
他修改了一位主角的人物設定,那就是之后由保羅·沃克飾演的警察布萊恩。
布萊恩是原本預設中的羅密歐,他愛上了另一位賽車手的妹妹米婭。
所以不用懷疑,現實中熱愛賽車的保羅從一開始就是靈魂人物。
有了一個警察的加入,故事就有了正能量,環球的擔心得到消除。
而且,作為臥底的布萊恩,面對職業身份和兄弟、愛情之間的掙扎抉擇,不比原來純粹的反英雄故事缺少看頭。
不變的是布萊恩保有了原來的叛逆個性,成了一個不那么守規矩的痞子警察,確實也很適合當臥底。
結果環球得到了一部以賽車元素為主的警匪片,那就是《速度與激情》。3800萬美金成本,換回了全球超2億票房,屬于年輕觀眾的速度與激情,一下子就點燃了。
加之光碟的銷量也很不錯,環球想開發續集。
和許多續集電影一樣,《速度與激情2》遇到了主創變動的問題。
導演由羅伯·科恩變成了執導《殺戮戰警》的約翰·辛格頓,更棘手的是,第一部的主角范·迪塞爾拒絕了演出。
如今是系列老大哥的范·迪塞爾,想當年可是一位才子。
他通過自己拍片子出道,還得到了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賞識,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就能看到他作為配角出現。
出演《速度與激情》時,他比保羅·沃克要出名。2000年的科幻片《星際傳奇》讓他火了一把,隨著《速度與激情》的成功,他可謂是火上加火,以至于續集環球給他開出了好萊塢的頂薪級別報酬。
不過當時的范·迪塞爾是位有節操的仁兄,對劇本的選擇較為嚴格,這是他早年迅速崛起的一大原因。
他對湯普森的續集劇本不太滿意,轉頭便和羅伯·科恩另尋出路,一起拍了《極限特工》。
失去了兩位主心骨,并沒有讓環球對《速度與激情2》失去信心,成本仍然給到了7600萬的高位。
湯普森的劇本是不算特別出色,但他對角色的塑造是一流的。
續集加入的羅曼與泰吉,都成為了往后的常駐角色,有著鮮明的定位。
只是相比前作,《速度與激情2》確實就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續集,基本只能靠原有的粉絲群體支撐票房。
幸好全球2.36億的成績勉強夠賺回本,系列才有了繼續發展的動力。
《速度與激情2》的乏力讓環球開始尋求轉變,第三部加入了更多新鮮血液,同時徹底變成了一部衍生電影。
編劇由克里斯·摩根代替了湯普森,他把全新的故事放到了東京,一位叫林詣彬的亞裔導演順勢被拉了進來。
有趣的是,林詣彬和羅伯·科恩一樣,早年都拍過有關李小龍的電影。
兩位新銳創作者非常努力,得益于他們的認真態度,《速度與激情3》才沒有淪為一部多余的作品。
范·迪塞爾的客串,姜成鎬飾演的韓之后成為常駐角色,克里斯·摩根在漫威電影興起之前,就已經玩出了電影宇宙的感覺。
可畢竟主演大換血,又沒有新大牌坐鎮,《速度與激情3》不可避免地創下了系列票房新低,只有全球1.59億。
好在成本并不高,據克里斯·摩根透露,最開始的預算只有1000萬,最后加碼撐死也就5000萬左右。
林詣彬和克里斯·摩根都想要繼續,環球看到了兩位新銳的活力,便決定給系列第四部開綠燈。
他們正式接過了《速度與激情》系列的權杖,真正的挑戰,也才剛剛開始。
②天堂與地獄
克里斯·摩根給后面的好幾部電影都想好了關鍵伏筆和劇情。
兩位角色的死亡和復活橫跨了5部電影之多,這樣的構想在當時還沒有電影宇宙概念的時候,是非常大膽的。
誰敢保證這些想法都能夠實現出來?
搞不好其中一部票房慘敗,就不會有然后了。
這意味著,之后的每一部電影,他們都必須全力一搏。
這或許就是這個系列一部比一部玩得都要大的其中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從第四部開始,票房呈現回溫跡象。
《速度與激情4》,范·迪塞爾,保羅·沃克等主力成員悉數回歸,成本上升到8500萬,完全是一部A級大片的標準。
最終3.6億票房也刷新了系列最高,回報率媲美第一部,唯一的缺憾是,口碑并沒有得到質的提升。
不過對于東家環球來說,這足以給林詣彬的第五部迅速開出綠燈。
1.25億的成本是機會,也是壓力。
同樣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從第一部一路堅持過來的制片人尼爾·H·莫瑞茲,接替蓋瑞·斯科特·湯普森的編劇克里斯·摩根,唯一連續執導這個系列的林詣彬,他們都知道,《速度與激情5》必須進一步提高品質,更火爆的場面,必須與主題情感牢牢扣緊。
皇天不負有心人。
莫瑞茲成功給影片配置了豪華陣容,實現了一個早有預謀的想法。
保羅·沃克,范·迪塞爾,喬丹娜·布魯斯特三位原始成員熱情不減,以及第一部的馬特·斯查爾茲久違回歸;
第二部的泰瑞斯·吉布森和盧達·克里斯,一個負責搞笑,一個負責技術,還有伊娃·門德斯的回歸客串;
第三部和第四部引入的姜成鎬,奠定自己的角色特點;
第四部新加盟的蓋爾·加朵,躍升為顏值擔當;
再加上新加盟的警察陣營,分別擔當兩個重要角色的道恩·強森和埃爾莎·帕塔奇。
前面的舊作因此全都聯系了起來,就看導演如何發揮了。
經過了兩部電影的磨煉,林詣彬對于大場面的調度更加純熟,他已經可以在扎實的基礎上做創新了。
更宏大更刺激更爆裂的動作場面,配合高潮戲中足以載入動作電影史冊的銀行保險柜汽車追逐大戰,甚至不看經過修飾的正片,去看幕后花絮,都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
這回是真TM定義了什么叫“速度與激情”。
克里斯·摩根成功地升華了整個故事。
第四部他讓主角團失去了一位重要成員,飆車家族到了最為低谷的時期。
所謂患難見真情,前所未有的難關,讓幾位主角的羈絆更為緊密。
布萊恩徹底放棄了警察身份,總算是做回了一開始給他預設的非法車手定位,對他來說這是一條不歸路;
米婭有了身孕,稍有不慎就會抱憾終身;
身為老大的托雷多經歷了慘痛的失敗,他無法再接受失去任何家人。
沒有退路可言的角色總是能創造奇跡。在更加宏大的故事格局中,所有人殊死一搏,強大的精神力量戰勝了堅不可摧的阻礙,從絕境中贏得的不只是一個億,更是一個全新的大家庭。
這足以讓觀眾無比感動。
從視聽到精神上都提供了極致享受,《速度與激情5》得到了口碑上的大飛躍。
全球6.26億的票房,闖進全球票房榜前十位。不知不覺,整個系列的總票房累計到了超15億美元,就這樣成為了環球影業為數不多的招牌系列之一。
趁熱打鐵開拍《速度與激情6》,更高的成本,更上一層樓的票房,令到稍微下降的品質無傷大體。
更大陣仗的大場面成為了最為矚目的部分,用汽車干翻一輛坦克刷新了賽車題材的想象力。
即便嚴格來說,這已經不算是純粹的賽車了。
林詣彬和克里斯·摩根兩位核心主創所帶來的無限活力,是徹底激活《速度與激情》系列的關鍵所在。
他們像漫威的凱文·費奇,DC的扎克·施奈德一樣,對自己的故事充滿熱誠,大膽地構想出宏大的藍圖。
在《速度與激情6》奠定了超級IP的地位后,最初所有的想法都基本實現了。
《速度與激情7》,韓在第三部時的遭遇得到了解釋。
原來,第三部的時間發生在第六部之后,整個系列有了成熟的時間線。
就在飆車家族到達了一個新高峰時,壞消息接踵而至。
首先是林詣彬的退出。
環球希望能夠盡早推出下一部續集,原計劃是第六部和第七部背靠背拍攝。可林詣彬在成名之后開始接手其他項目,在制作《速度與激情6》時,他開始了美劇《天蝎》的制作。
時間太過緊迫,他不得不選擇暫時退出自己最心愛的電影系列。
之后是保羅·沃克的意外離世。
2013年11月30日,年僅40歲的保羅因車禍去世,令到無數人悲痛欲絕。
更要命的是,他在《速度與激情7》的戲份仍未拍完。
環球被迫宣布停拍。
這個如日中天的超級IP,一下子從天堂掉到了地獄。
③逆天改命
從走下坡路的第三部,到巔峰的第五部,“速激”IP上演了一次逆天改命的好戲,打破了系列電影越拍越爛的魔咒。
第六部的質量已經稍微下滑,第七部遇到了這般窘境,當時肯定很多人覺得,這個IP終于要撐不住了吧。
接過導筒的溫子仁,在那之前,一直以恐怖片見長,從未嘗試過爆米花大制作。甚至有人懷疑,他接手會導致《速度與激情7》的風格會較前作發生變化,是好是壞很難說。
如果《海王》早個4年上映,這種擔心就會不復存在。
事實證明,溫子仁是個絕對TM的鬼才導演。
商業爆米花這種東西,他一上手就是爆款。
令觀眾大感滿意的不只是溫子仁保證了風格的延續,和整體品質不降反升,對于汽車的奇觀想象再次無敵,更是對保羅·沃克在戲中角色的致敬處理方式。
當然,這應該不是溫子仁一個人的功勞。
保羅和布萊恩以一種溫暖感人的方式道別,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真不知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明明是兩個壞消息,卻成為了全球15億票房的兩個助推器。
講真,林詣彬繼續執導,他不一定能有溫子仁的這般新花火;
如果不是保羅的離世,引發巨浪般的觀影熱潮,票房就不會爆到這種程度,排進全球年度前三,力壓漫威影業的《復仇者聯盟2》。
也許這么說不大對,但保羅確實是用他的生命,將“速激”IP推到了如今的高度。他把他演藝生涯的黃金時期,都獻出去了。
失去了保羅,范·迪塞爾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全新的靈魂人物。
《速度與激情8》的情況和第六部很像,在前一部的再攀高峰后,不可避免地出現滑坡。
更糟糕的是,這次是票房和口碑一起下滑。
觀眾對杰森·斯坦森角色的洗白感到困惑,對越發脫離現實的劇情感到無奈,范·迪塞爾還和人氣飆升的道恩·強森發生摩擦,危機再一次如同不速之客般出現。
還能夠逆天改命嗎?
不同于往日。
如今是電影宇宙的時代,更何況,真正的靈魂人物保羅·沃克回不來了。
環球很快給出了一個解決眼前問題的方案,那就是拍攝外傳電影《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道恩·強森和范·迪塞爾這兩頭老虎各占一個山頭,暫時互不侵犯,同時適應新時代的變化。
《速度與激情9》,環球找回了林詣彬。
或許林詣彬無法再超越他自己了,但找回他是最為穩健的選擇。
至少,在沒有保羅的情況下,系列的內核和風格能得到盡可能的維護。
基本可以確定,《速度與激情9》還無法逆天改命。
不過到傳說中“最后”的《速度與激情10》呢?
誰也不會知道,這個如此頑強的IP,是否還會爆發出驚天動地的能量,制造出又一輪新的奇跡。
如果有,那也不必感到驚訝。
因為“速激”就是有那樣的看家本領吧。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速度與激情9豆瓣電影,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更多精彩文案請繼續關注查字典。
【速度與激情9豆瓣電影 速度與激情9豆瓣】相關推薦文章: